大皇子府近来办了数场宴会,门前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府内丝竹管弦不绝,金迷纸醉,满京皆有耳闻。
今日上朝,大皇子亦是满面春风。
可惜他并没有高兴多久。
朝堂上,明帝当众严厉训斥大皇子奢靡无度,结党营私,甚至还喝令大皇子在府中反省几日。
大皇子当时便面露难堪,朝堂上众位大臣皆噤若寒蝉。
明帝算计颇多,甚是重视帝王颜面,在任何人面前永远都是一副以大局为重的明君之姿,他确实不循私废公,因为他极狠,连亲生儿子都说训斥便训斥,完全不给人留颜面。
而后,明帝话锋一转,准乞骸骨的刑部尚书致仕,并且当场命大理寺卿杨献接任刑部尚书一职,与此同时,提拔原大理寺少卿谢涟为新的大理寺卿。
任命一出,朝上诸位大臣神色各异。
寒门一系,颜相过世,裴君顶上,原本领头的一尚书一寺卿,变成两位尚书,实力大增。
此消彼长,世家和勋贵两方当然会有颇多考量。
另外便是因为谢涟。
谢涟不过二十余岁,便成为九卿之一,他又出自世家,这个任命很难不让人多想,更何况还是在训斥大皇子之后。
裴君站在官员之中,听着明帝中气十足的声音,心下思绪还要更繁杂几分。
明帝想要制衡,为何不选世家中的其他人,偏偏选谢涟?谢涟能力确实出众,但其中……真的没有四公主和三郎的原因吗?
纵观前朝之史,极少会出现父子、兄弟皆重臣的情况,可如今朝堂上,先有信国公府父子,又有谢氏父子,以明帝一直以来展现出来的秉性,只有在掌控之中的人,他才会放心重用。
谢涟私德有亏,那信国公府……会是什么呢?
后面的朝议很快过去,退朝后,众大臣有向杨献道贺的,也有向谢尚书道贺的。
裴君与两人都有交情,自然不能免俗,然后众人渐渐凑在一块儿,言语间便感慨起来,说大邺朝堂上,年轻官员越来越举足轻重,亦有恭维裴君之意。
裴君不爱应付这样的场面,笑笑便告辞离去。
她回金吾卫衙门,转弯之前,瞧见不远处金风玉露楼工匠进进出出,勒住缰绳,驻足片刻,随后才继续前行。
这些年,金风玉露楼为姬家敛财无数,京中眼馋金风玉露楼的人家不少,只是试探过后,便销声匿迹。
裴君猜测,能够让各家皆退,不敢争的人,恐怕只有那位陛下。
而云娘等众多金风玉露楼的人安然无事,依旧好好地待在金风玉露楼,意味着什么,便无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