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原是听出了男人话里的叮嘱,忍不住的笑道:“好,你去吧,我在家里等你回来。”其实在男人没说这话之前,他是打算去户部衙门的。
不过现在既然这个男人这么说了,他就留在家里等他回来也不是不可以。
得到了纪大人回复的赵大将军才是满意的翻身上了马,看了一眼抱着孩子准备进门的纪大人,让纪大人赶紧回去别站在外头吹风,就骑着马离去了。
纪原看着男人离去的背影,转身往府里回去。
匆匆赶出来的陆管家并未见到他们将军的人影,只见到主君自己一个人抱着孩子回来,就有些奇怪的问道:“主君,将军他人呢?”你们俩个不是一块出门的吗?这会儿怎么就只回来了两个,还有一个不见回来了?
“他有事进宫里去了。”纪原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并未多说什么,就抱着孩子往院子里回去了。
陆管家哦了一声,也知道宫里那位主子找他们家将军肯定是有什么事,至于什么事,那肯定是他一个做奴才的知道不了的,因此管家也没有多问什么,跟在主子的身后走着,主动的向主君禀报两个大少爷在府上的事,“要是主君你们回来快一步,就能遇到大少爷和二少爷出去的马车了。”
“他们俩个昨晚在家中可好?”纪原问道。
“好着呢,就是二少爷回来没见着您有点不高兴,大少爷哄了好一会才笑的。”其实是没有笑,到今早出门的时候脸都还臭臭的,只是陆管家歪曲事实,说话挑好的说而已。
不过纪原也还算是了解自己的两个儿子,知道两个儿子有可能的反应。
“主子你们这么早回府,还未吃早膳吧,奴才这就让人给你们送些吃食到屋子里去。”陆管家送了主子回到屋子里,他站在门口并未直接跟着进去,而是留了一步,转身吩咐外头候着的奴才去厨房去传膳。
在纪原带着小三宝吃早膳的时候,赵长明也去到了宫里了。
***
刚好下了早朝没多久,皇帝坐在御书房里一边批折子一边等着赵长明到来,听到门外的奴才进来说赵长明来了,他就让人放赵长明进来。
“微臣见过陛下。”赵长明单膝跪下行礼道。
“赵将军快起来,给赵将军赐座。”陈泓泽看向赵长明的眼神带着一点抱歉,不过他这么急派人去找赵长明回来,还真的是有重要的事了,就把蒋老夫人去世,蒋闫斌回京丁忧的事告诉了赵长明。
本来戍边的将士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就算是丁忧也不能离开的,陈泓泽多少都知道蒋闫斌是想借着这一次丁忧的机会回来上京,这些为了大陈立下汗马功劳,还戍边一戍就是半生的老将,他实在是不忍拒绝一个臣子想要回来给亲母尽孝的心。
蒋氏一族一门忠烈,对他们大陈皇室忠心耿耿,蒋老夫人病重的消息送到西北,戍边的蒋闫斌再上折子请求回京看母,这个折子陈泓泽看了之后虽然有所犹豫,还是批准了,只是连皇帝也没想到的是,“……谁知道还未等到蒋帅回来,蒋老夫人就去世了,蒋帅连母亲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说到这里皇帝都忍不住的叹了一声,想到了自己离世的亲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他太清楚这种感觉和心情了,因此对于要为母尽孝的臣子,他本能的不想拒绝。
“今早蒋帅上了请求为母丁忧的折子,朕也不能不批,这事就答应蒋帅了。不过顶替蒋帅的人,朝中的大臣们对此意见不一。”只是对于这个派人去代替蒋闫斌的人,皇帝想来想去,还是属意赵长明,国不可一日无君,边疆也不能一日无帅,既然他批准了蒋闫斌回家丁忧的折子,必然就要派另一个人去代替蒋闫斌了。
私心里陈泓泽是想把赵长明留在上京的,但是出于大局的考虑,他要尽快的做出这个决定,把这个人选的事情定下来,而且一旦定下来,这个代替蒋闫斌的人就要即刻赶往边关去,这一去就并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能再回来上京了。
“朕思来想去,觉得这个代替蒋帅最好的人选,还是当属你了。”陈泓泽看向赵长明的眼神带着一点抱歉,但是他又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他是大陈的君王,就要从大陈的大局出发,“你对边关那边也熟悉,还有过抗击燕军的经验,有你在,燕军他们必定是不敢动,有你在,朕也能安心。”
其实陈泓泽也知道留在上京和去往边关的区别,能留在上京的臣子必然是不愿意去边关那种苦寒之地的,更别说赵长明在边关待了那么多年,这才回京没多久,又要被他派往边关去戍边,这一去有可能一辈子都是要留在那里的了。
“现在找你来,朕就想问问你的意思,若是你不愿去的话,朕再跟其他的人商议一下。”其实皇帝也知道,这个再商议一下,最后的结果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是不变的,这个派往戍边的人选,他肯定是要安排赵长明去的。
“臣,听从陛下的安排。”赵长明对皇帝要他去代替蒋帅的决定并不惊讶,其实早在听说蒋老夫人病中,蒋帅要回京的时候,他就想到这个可能了。只是想到是一回事,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他的心里多少都有点觉得对不起他们家纪大人和孩子们的了。
这个要他去戍边可以,但是赵长明也提出了一个要求:“若是纪大人愿意跟微臣去边关的话,微臣希望陛下能批准纪大人和微臣一块去。”朝中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将士去往边关戍边,妻子夫郎是要留在上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