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在钱母走后不到一个月也没了,现如今是他自己住,被人发现的时候,已经死了不知多久,身上都有尸斑了。
因此,他儿子被不少人指责。
日子缓缓往前过,又是一年后,京城来了钦差大臣,亲自下旨,洛河镇染坊中每年上贡四百匹布,楚云梨还又做了一些工序复杂的料子给钦差大臣带回。
经此一事,染坊名声大燥,整个县城乃至府城都知道洛河镇这地方了。
并且,皇上亲自点名要洛河镇染坊的料子上供,许多富贵夫人对这种料子追捧不已。其余府城许多商人纷纷涌入洛河镇,只求能带些料子回去。
染房天天赶工,却还是来不及供货。楚云梨又买下了大片地方,招了许多从外地赶来的工人。
几年后,洛河镇的料子在整个吴国都颇具盛名,陈春喜的名声也传遍了整个吴国。
因为她养活了许多人,那些没进染坊的人,只要勤快,做些吃食卖与外人,养活一家老小不成问题,她凭一己之力,将穷苦偏僻的县城变成了吴国有名的锦缎之乡。她染出的料子,还送往了周边各国,换来了不少好东西,又开设学堂,教出了许多学子,大部分人为染坊效力,少部分还赴京赶考,入了朝堂。
还私底下办了善堂,照顾那些无家可归的老人和孩子。但凡提及她,众人惋惜她之前遭遇的同时,无不称赞。
而这个时候,钱有火从狱中出来了。
五年牢狱之灾,他一直挺乖,从不闹事,就怕陈春喜暗地里使绊子把他继续留下。
好在,他熬出来了。
出了牢狱之后,看着外面高了许多小楼,他有些怔怔。这些年中,只有父亲偶尔会来探望一下他,却也不会刻意提及家中发生的事。可他还是从看守偶尔的感慨和心境去的那些犯人中听说了陈春喜如今的名声和她做下的事。
听着那些,他都觉得和自己认识的陈春喜是两个人。
县城的变化很大,不过钱有火之前也没怎么来过,只知道小楼多了很多,街上身着绸衫的人也多了许多。甚至他走了一条街,只看到了三两个着布衣的人。打听之下,才得知现如今的绸缎很是便宜,加上众人都富裕了,如非必要,很少有人会着布衣。
他身上衣衫是布衣,当年他进来的时候还不错,可现在走在街上,众人无不侧目。还有那三岁大的孩童,走到他面前给了他几个铜板。
钱有火捏着铜板,心情复杂难言。
用那几个铜板找了马车回到洛河镇,马车上众人都着绸衫,宁愿挤在一起,也离他远远的。
马车中有好几个竟然是外地人,众人天南海北的聊,眼看就要到洛河镇了,有个中年男子感叹:“这位陈东家,果真是奇人!”
“是啊!”有一个洛河镇的人仰着下巴,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要不是她,洛河镇还穷得很呢。五年之前,好多人只要一到荒年,连饭都吃不上。卖儿卖女都有,可现在……整个吴国少有不知道咱们的。”说到这里,他看向角落中的钱有火:“这位兄弟,你这模样应该是出了事,镇上有个善堂,是咱们东家办的,你进去后应该能有一碗饱饭吃。要是勤快,就进染房去干活,新进去一月就有一两银子的工钱,若是熬成了老师傅,足有三两呢。”
钱有火:“……”
他没那脸。
眼看他不说话,那人愈发热情,说的更仔细了:“你别觉得是骗子,不信你去镇上问问。咱们洛河镇的人很热情的,你从外地来,善堂一定会收留你的,住个三五天肯定没问题。”
钱有火声音艰涩:“我这是回家。”
那人恍然:“这是在外地让人给骗了吧?太可怜了,你也是想不通。五年前咱们过的什么日子,现在又过的什么日子?你居然还不知足……”他摇摇头:“以后还是老实留在家中尽孝父母膝前吧。”
钱有火嗯了一声。
“咱们东家就是运道不好。”那人来了谈性:“当年她十五岁就嫁给了钱家,可钱家不干人事,她的钱家老二也是个混账,三天两头打人,把她打得浑身是伤,那个婆婆居然还好意思跟外人说她是摔的,许多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她走路都走不好是个傻子呢。”
几个外地人听得津津有味,那人继续道:“更可气的是什么你们知道吗?陈东家的族长,非拦着她家里人不让把她接回来,还说打不死就是钱家的媳妇,打死了陈家才能去收尸……”
“那后来呢?”有人追问。
那人摇摇头:“钱有火那混账,丧心病狂买老鼠药下毒害她,也因为此,让陈东家彻底死了心,把他告到了镇长那里,这才把那混账送进了大牢。可她的苦日子还没到头,回到陈家村,还被族人撵,非要她回钱家去……陈东家手头无路之下,就开了这一间染坊!让我们都过上了好日子!”他振振有词:“要我说,这人在做,天在看,但凡做了坏事,肯定会有报应。那个族长,后来弄得妻离子散,死的时候身边一个人都没,连他儿子都不管他……钱家也是,只剩下父子两人了,不过,听说他们在种菜,日子也过得不错,咱们陈东家大气,否则,只要她一句话,钱家肯定在这洛河镇呆不住!”
说话间,已经到了镇口,马车停下,众人意犹未尽地下了马车,钱有火最后出来,看着面前的景致,要是没记错,这里还在镇外的好几里,这边已经满是小楼,和他刚出牢房时的繁华差不多。他心里有些恍惚,愈发觉的陈春喜离他很远,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