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梨笑着应下,又道:“我想出去转转,顺便找点事做。”
赵母一脸诧异。
女儿嫁人之后没多久就有了身孕,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去楼家的铺子里帮忙,后来带孩子,去铺子里都少。成亲之前,一直都留在家中。
如今说要出去找事做,怎么看都挺奇怪,想到什么,她脱口问道:“你真的生楼家的气了?”
“对!”楚云梨正色道:“如果能够养活我们母子,日后我不打算再回去。”
何至于此?
赵母想问这话,不过,女儿都要出去找事做了,明显还在气头上。这时候问及,只会让她又想起那些伤心事。她沉默了下:“你没嫁人的时候,我都没想过让你出去看人脸色。你这样……要不,你去拿点头花,走街串巷卖一卖。不比你帮人干活赚得少。”
这确实是一条出路,不过能赚的银子有限,应该只够糊口。楚云梨离开楼家,是要让母子俩过上好日子,让他们后悔,只卖头花,达不成目的。
赵母沉吟了下:“你要是没银子,我帮你拿。”
“我不卖花。”楚云梨不缺做生意的点子,只是缺点本钱:“我大概会问你借点银子。”
赵母颔首:“如果你选的事靠谱,我给你拿。”
赵阿岚在双亲眼皮子底下长大,嫁人后也没离得太远。楚云梨不好做得太明显,要做生意,也得从赵阿岚会的手艺里面选。
赵阿岚自己会一点绣花,也会做鞋。楚云梨没有多余的选择,当日就拿了一些料子回来,又请了人帮着绣花,打算卖鞋子。又挑了一些绢布,准备做精巧的扇子。
她绣花的样式只此一家,别处都找不到。拿料子是赵阿岚以前的积蓄,再多的,就没有了。
赵母常年做生意,眼光自然不错,看到女儿做的事,就知道不会亏本。借银子时也挺爽快。
从楚云梨离开楼家到请了几个绣娘开始干活,拢共才过去三日。
大家同住一条街,赵家的动静瞒不住外人,事实上,夫妻俩吵架的事也很快传了出去。
不知那些人抱着什么样的想法,总之,楚云梨这边刚把料子发给绣娘,那边楼家人就知道了。
楼母气急,在她看来,儿媳生气回娘家可以,但这么败家可不成。是的,她眼中儿媳只是闹了别扭,过几天就会回来。当时她就忍不住了,找到了铺子里的儿子:“京康,你去跟她说,别在外头乱来。那些绣娘的工钱我可不管。”又嘀咕:“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找事。能把孩子教好就不错了,做什么生意?什么都不懂,能赚钱才怪。”
楼京康也觉得不太妥当。
不过,那天夫妻俩不欢而散。他后来仔细回想过,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