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梨飞快上前接过,连迟疑都没有。
胡二有上前,“娘,您饿不饿?这闹一天肚子,只有出的没有进的,人都没有精神了。生病了还是要吃饭,养好了身子,自然病就好了。”
一家人到现在,晚饭还没吃呢。
老太太觉得有道理,扶着墙进门抓了一把米出来,道,“喝粥好了,我们也吃不下多少。今天不要往里面放菜,一人熬一碗就好了。”
之所以补充后面一句话呢,是因为让做饭的人好添水,要是一把米熬上一大锅,就跟喝水有什么区别。
当下家中的米是糙米,说白了就是稻谷打磨成米之后,剩下的稻壳和碎米打碎的糙米。
一人一碗够什么的?没感觉就下去了,再说,他们闹了一天肚子,都饿得不行了。张氏眼神一转,上前去接,“我来煮吧。”
楚云梨一把接过,“还是我来,早前说过的话算数的,二婶做的饭我可不敢吃,奶他们到现在还没好呢。”
“他们不好,关我什么事?”张氏就怕有人冤枉她,无论如何家里人是吃了她做的饭才闹肚子的,老太太可不是个讲道理的人,要是泼起来,这事情说不得还真会赖到她头上来。她就不能让人提醒了老太太。
楚云梨冷哼一声,“劳烦二婶让让,我还得去熬药呢。”
做饭的时候,张氏几次在厨房门口张望,这样一来,想要偷吃可不行,但不吃,一人一碗尤其几朵花还是小碗,那点饭菜,够干什么的?
所以,当张氏再一次探头时,楚云梨砰一声关上了厨房的门。由于没有门栓,她还找了个水桶抵住,然后,和两朵花一起喝了个水饱,才端着做好的粥进门。
吃饭的时候,白氏根本就没起身,胡大有这一回打盛了一碗粥,让楚云梨给她送去。那屋子里的味道,简直一言难尽。
一晚上过去,跑茅房的人并没有减少。
由于跑茅房的人多,大家还都有了默契,胡老头和胡大有两人直接去后院地里,茅房就留给老太太和白氏,省得撞上了尴尬。
昨晚上喝过粥和药之后,白氏也去茅房了。屋子里味道太重,角落还有一堆换下来的被子。
天才蒙蒙亮,胡老头就吩咐胡二有去镇上请大夫,折腾了一晚上,他实在受不了了,严重起来,他似乎觉得自己要死了。
胡二有也只得跑一趟,出门的时候还带上了胡保进,父子两人都去了镇上。
到了午后的时候大夫才到,因为离得远,大夫的出诊费尤其高,连诊费和四副药加起来,拢共花了二百文,就这,大夫还不想来。
拿到药,几人随口又吩咐楚云梨熬药。
有她熬药,别说镇上的大夫,就是宫中的御医,那都是好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