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枝那样的可以,那这镇上许多姑娘都可以了。最后只能感慨:温家动作快!
还有就是,李家这姻亲当真是给力,居然给姑姐找了这样一门亲事,从今往后,温家的生意说不定还会做到县城那边去。
至于被众人认为给力的李家,则觉得冤枉。消息传出后,李瑗茶气得眼圈通红,甚至还哭了几场。
埠镇乃至县城从六月就不见下雨,现在已经近十月了,不见下雨不说,天气还炎热,今年这天气特别不寻常。
而村里没借到粮食的各家人,又上门借粮食了。
借了几回,都知道问温枝借那是一颗没有,问温父借只能得一点点,只有问李瑗茶,才能借到一家人吃几个月的粮食。所以打听过后,人都奔去了李家。
恰巧当日李父带着李母去了柳安的院子谈心,家中李瑗茶哥哥不在,嫂子回娘家,众人到了后,没多久就往外搬粮食,也是每家一百斤。
因为李家和温家住得不远,几乎是那边一搬粮食,温父就得了消息,当即抚掌大笑,“哈哈哈哈……挺好……说我看不好库房,他李家不也一样?”
但他高兴没到半个时辰就笑不出来了,因为得知消息的李父奔回家后,大发雷霆,直接把李瑗茶打包送回了温家。
彼时温父正含笑跟温母说起此事呢,“自己教的闺女,捏着鼻子也只能认了,哈哈哈哈……”
正大笑着,李家的管事就送了李瑗茶进来,“我家老爷说了,姑娘已经嫁人,长期住在娘家不好,以后姑娘回家不许留宿,得尽孝您二位膝前。”
温父:“……”
温母:“……”你儿媳妇!
果然做人不能太得意,报应来得太快!
楚云梨在后院也听说了此事,忍不住笑了笑,她正拿着柳安送来的大红色料子绣嫁衣,最近都没想出门。
李瑗茶搬了回来,委屈不已,“人家没粮食,我只是借给他们,又不是送,你爹是这样,我爹也这样,果然商人逐利,一个个的眼睛就只看到银子,一点善意都没有……呜呜呜……”
温如席听她越说越不像话,抬手捂住她的嘴,“别胡说!”
李瑗茶掰开他的手,“你也觉得我错吗?”
温如席一脸纠结,他小时候温家没有这样宽裕,双亲还得熬夜起来磨豆腐,还有温枝懂事起就在食肆帮忙,这些都是他亲眼所见,知道银子不好赚,自然不会这样天真,“你没错,但是他们借了还不上,这跟送人有什么区别?”
他还想说的是,这样有人相求立刻就答应,人家嘴上赞她善良,心里指不定会觉得她蠢!
至少,他就觉得她天真得有些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