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页(2 / 2)

赵家在津城有朋友,当时走了不少关系,也进了洋人的机器,建起了现在的赵氏纺织厂;现在赵氏纺织厂有一千多工人,每年产出一万多匹棉布。

在易申看来,赵家的产业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比如那一千亩的棉花地,每年就能产不到二百担棉花,也就是不到两万斤。赵氏每年还得从别处购买不少棉花。

在科学养棉之后,棉花的亩产有多少呢?易申记得低产棉亩产都在四百斤上下。当然这个年代的棉种没有后世的好,但是一亩地产不到二十斤棉花什么的……

易申觉得她有信心让这产量提高一点点。

再就是赵氏的产品了,基本只有两样,白棉纱和白棉布。

因为这年头的人工合成染料很少,还大部分是进口的。

几年前东岛建过一座染料厂,但染料种类少,产量也低。反正据赵老太爷算的账,说是进染料回来染,又麻烦又赚不到太多钱,所以一直没去搞。

但易申很怀疑他是根本搞不到染料而已。

不然把布染一染就能好卖很多,他为什么不做?

大概只是找不到门路,所以为自己挽尊的说法而已。

——很巧的是,易申知道一些人工染料的合成方法。当年她把《一百个第一的故事》是真当故事书看的,后来因为兴趣所致,还了解得比较深入。

如果她能接管赵氏的工厂,然后成功合成染料、增加棉纱和棉布产量……

这里面能做手脚的空间,就太大太大了。

所以她要用什么方法让赵老爷子退下来呢?

而且要在五个月以后,一年以前。

她肚子里这个传说中的赵三郎,要在四个月以后出生。如果赵家人没死绝,大概不会让她一个没出月子的人主持大事的。

而一年以后,反复无常的赵老太爷就会在赵老太太的建议之下,给赵二丫裹脚。

按照原剧情的时间线,也差不多是那个时候。

赵二丫死的时候,依旧是赵二丫,她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

当然就算那个时候易申不能掌权,她也不会让赵家人对赵二丫下手的。

虽然她裹着脚,但系统给的战斗力还在的。不是她鄙视赵家人,实在是……

就算是当年的北夷,那些在马上长大的人也抗不过系统加持过的一击。赵家人总不至于天赋异禀,比马上民族更加强壮吧?

不可能的。

还有半年左右的时间,易申就没太急着想办法。反正若是到时候真没办法,她就直接武力收服好了。

最新小说: 农门娇妻:将军要耕田 去你的渣攻弱受[快穿] 完结+番外 帝阙春 高门庶女(作者:秀木成林) 炮灰身后的男人竟是[快穿] 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 世交之女 进击的男神 嫡女奋斗记 大佬全是我养的猫[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