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熠觉得沈母在手工设计这块真的是天赋卓绝。要是能念个成人大学,在设计专业好好专研一下就好了。可惜的是她们眼下经济窘迫,沈母定然是不愿意停工花钱上学的。
沈母又去买了几盆带苞的水仙,精心打理,等花开时,便到了大年三十。
港城的传统是一早就去黄大仙庙里请香,祈求平安赐福。来上香的人特别多,等回到家时已经是中午,母女俩人包了汤圆对付过去。
这边没法收看春晚,不过港城电视台有自己的庆祝节目,母女俩人就着瓜果也看得津津有味。
年初一的话,是要去茶楼吃早茶的,和亲朋好友见面问好聊天,遇上小孩子还要给利事钱。初二去了维港看烟花,这也是港城唯一可以烟花的机会。初三就相对自由了,有钱的人家看赛马,普通人则是一起爬上,偶尔会遇到春茗,类似内陆的公司年会或者团建。
到了初五,沈母就回去做工,沈熠也认真的赶稿。
转眼间就到了返校的日子。
时间已经到了二月下旬,距离文凭试第一科的时间不到一个月,这种压力下,学校采取了高压政策,卷子如同雪花般纷纷扬扬,教室里充斥着紧张压抑的气氛,和上学期迥然不同。
桃花初绽的时候,沈熠迎来了第一场考试。等考完全部科目时,就是吃樱桃的时节了。
“依依,还有两个多月才出成绩,这段时间你有什么安排吗?”
沈熠:“还没想好,先在家歇一段时间。”
她打算这段时间在家多写点稿子,之前因为准备考试,跟报社请了两个月的假,这期间收入锐减,现在她得奋起直追啊。其次,她想让沈母辞了洗衣店的活,自己开个剪纸铺子。过年时做的剪纸比较多,她送了一些给班上同学,收到了许多好评,还有人装在相框裱好,大大方方的挂在客厅了,这让她看到了商机。
在家做剪纸,总比去店里洗衣缝纫要轻松一点。
“可你之前不是说,暑假要带大家去内陆吗?”
周晴拉着沈熠的袖子,微嘟着唇,委屈的看着她。
沈熠:啊这……旅游资金得先准备好吧,给我点时间攒攒?
第18章八零小媳妇18内陆游1——庐山+沪……
不得不说,李平是个顶顶好的编辑,得知沈熠陷入了缺钱的困境后,主动替她打了特殊申请,更改薪水发放方式,一个月发两次。交了稿子就能领取保底部分的稿费,提成部分则是等月初发。
虽然钱是一样的,但领两次报酬的快乐是超过双倍的,分时发也能有效遏制消费欲望、缓解经济困境,对当前的沈熠来说,这个帮助真的是太棒了。
有了这种激励机制,加上对李平的感激之心,沈熠彷佛上了发条,每天都呆在家里写稿写稿,一天几乎能赶出一万字,一周下来攒了七万字,又花了一周删减修改,留下了五万字,再才寄出去。
闭门写稿的这段时间,从港城去内地专用的回乡证也办下来了,拿到手后,沈熠将先前有意向去内陆的同学聚拢,开始讨论出游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