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明显认识,来人直接开口就问:“全明兄,可是遇到了麻烦?”
周全明抬头,看到是好友忙激动地拉着他指向衙门催:“柳大,你快去快去,晚了就没了……”
“没何物?”柳雄还有些疑惑。
周全明警惕地看看四周,拉住人小声将方才衙门发生的事略略讲了一遍,末了还提醒道:“你可千万别在倪知县面前耍心眼,以诚换诚受益匪浅!”
柳雄心里那个懊悔啊……
生怕自己真的连渣都捡不到,提步就往衙门狂奔。
若真如周明全所说,他们与衙门的这桩买卖完全是只赚不赔的买卖,他只痛恨自己错失了给知县留下最好印象的时机,边跑就边把准备好的银子往上提了不少。
他牢牢记着周全明的话,进去也没废话,直接报出底价八十万两银子。
半盏茶后,他也如同周全明一般头重脚轻地走出县衙。
整整三天,县衙附近的百姓们闲暇之余已开始记录起来往县衙的人数。
三天时间共来了三十六位非富即贵的老爷少爷。
换了批衙役的县衙如同铁桶一般让人探寻不到消息,百姓们在这三天内都不知发生了何事。
直到三日后,县衙大门打开,刘山捧着告示张贴到布告板上,众人这才惊呼。
安江县要修路了……
这还只是第一道告示,下午衙门又出了第二道告示,将征招两万名修路的“力役”
每人每天将提供二十文钱的工钱,自愿报名。
告示后排是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力役将安排离家最近的地方,若是离家较远的将由衙门提供住处和吃食。
若不需要提供的每日将还有额外五文钱的补贴。
告示很详细,说完措施后还详细说明了为何会修路的原因,以及路修好后对县城百姓们的好处。
先不论工钱这么高带来的诱惑,就是为了方便百姓们出入,作为安江县受益者的他们也不会袖手旁观。
用一呼百应形容安江县眼下的情况最为贴切。
倪佚这小半年给百姓们留下的映象实在太过伟岸,百姓们愿意响应,因为他们相信知县大人的决定。
而事实证明他们的相信完全是正确的。
县衙在此后的几天里相继发出两条公告,七日后将会召集县城所有村子的村长进县衙商议事务。
其具体内容将在商议完成后公布。
消息渐渐散出,衙门的几十号衙役全部撒出,加上倪佚身遭的几十个侍卫,凑齐百人分散到了各个村登记力役报名的人。
一切都在如火如荼继续进行,他如此大的动作当然逃不过作为蜀齐郡知府柳岸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