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那小竹棚子入目,才发现已经有不少人排队等着,而棚下几人正忙得热火朝天。
队伍里有人迫不及待高声喊:“小娘子今日做的是什么?”
就听有一个清婉的声音耐心答道:“今日是姜汁红枣糖和糖水黄桃,香汤是二陈汤。”
“太好了,又有糖水黄桃!”
“我也最爱吃这个,从不知道黄桃能做得这么好吃哩!滑溜溜的,还软。有钱人家穿的绸缎是不是就是这样的?”
“人家再有钱也不吃绸缎啊?”
众人都哄笑起来。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可此时此刻,脸上的笑容和眼中的光芒却非常真实。
他们都规规矩矩地排着队,等着关鹤谣把两块黄桃放在箬叶上分发给他们。
关鹤谣送给云太夫人的寿礼,就是为水灾难民布施饮食,以此为国为家祈福。
老人家诚心向佛,又最挂念儿孙,以她的名义行善积德,想来能博她高兴。
其实,关鹤谣在现世时,餐厅的利润也有一部分划去做慈善。虽然数量不多,但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她问心无愧。
而自穿越到这里,前有要立女绝户的绝决,后有那“冬至”的谶语,她于钱财之上倒是又看开了许多。
这确实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赚的钱够自己和所爱之人安稳富足地生活就够了,至于多余的,还不如用其去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更何况这里,情况可比现世要严峻得多。
这些难民并不是如关鹤谣以为的那样,是从河北而来。她仍是将这个世界想得太简单、太温和了。
毕二当时惊讶的回答“哪能呢?河北到这儿,以他们的脚程两个月可到不了。”着实让她又羞愧又难过。
这一批难民是从京西南路逃来的。
黄河决堤,毁的不仅仅是一座堤坝,更是周边数十郡县的水脉稳定。母河的异常在她每一条支流都有令人心悸的体现,京西南路数条主要河流也出现了暴涨、决堤的惨状,已被波及的、未被波及的民众纷纷逃离祸源。
趋利避害,乃人之常情。就连这个时空的宋室皇族,没了蛮族作为天敌却仍南渡,将都城从汴梁迁都到金陵的最大原因,就是黄河。
倔强暴躁的黄河接连不断地决堤、改道、泛滥,尤其是下游河北两路和京东、京西地区,受尽折磨,时不时沦为泽国。
汴梁城处黄河下游南岸之滨,黄河稍有异动皇家就提心吊胆。
终于受够了不知哪天老家和祖坟就一起被大水冲走的恐惧,百年前,宗室一遭迁都到了这金陵城。
就连魏家当年也是怕早晚黄河出事,下定决心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