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赫炎垂眸,不与他对视:“……没有。”
慕之明长长地叹了口气,他伸手去握顾赫炎的十指,努力保持声音的平静,他问:“你何时去西北边疆?”
顾赫炎蓦地抬头看慕之明,有些吃惊。
慕之明温和地笑了笑,只是笑意有些勉强:“有这么惊讶么?如今西北战事未平,你是为了护驾才回京的,如今京城叛乱一平,你身为融焰主帅,定要即刻返回沙场,这么简单的推断,我怎么可能想不到,所以,何时走?”
顾赫炎:“今日。”
慕之明浑身一僵,又慢慢放松下来,他说:“陪我吃完早膳再走。”
顾赫炎:“好。”
慕之明:“早去早回。”
顾赫炎:“我会的。”
肃王虽死,但西戎族不甘心前功尽弃,铁骑犯大晋边疆的气势凶猛。
顾赫炎留郝天勤和两万融焰军于京城,守护才经历叛军侵扰的皇宫,自己驭马不分昼夜地赶至边疆与卫凌云将军汇合。
顾赫炎走的那天,金钟声响彻京城,大丧音震得每个人心颤。
大丧音过,国丧期至。
先皇走的第三日,群臣齐上奏,称国不可一日无君,请贤王傅济安监国。
虽先皇没有立储君,但慕清婉乃皇后,她的嫡子是傅济安,而傅济安一直受满朝文武拥戴,所以于情于理,都该由傅济安监国。
傅济安并未推拒,接手了朝廷大大小小一切政务。
因皇上驾崩得十分突然,负责葬事的礼部一开始上上下下皆手忙脚乱,虽说不至于一塌糊涂,但琐碎错事确实很多。
傅济安于是劝慕之明出仕,回礼部。
慕之明答应了。
慕之明虽年纪轻,但规章礼节牢记于心,又心细沉稳,接过重担后将一切安排妥当。
其实如果只有先皇一人的葬礼需忙,礼部倒不至于慌乱成这般。
只因除先皇外,还有肃王的葬礼。
肃王是以亲王礼仪下葬的,棺椁进皇陵。
此为慕清婉的请求,所以傅济安力排众议定下此事。
不过诟病的人不少,甚至有言官写奏折长篇大论进行批判。
傅济安对那些奏折视若无睹,这将成为他为君数十载,唯一一次的任性决策。
十月,傅济安登基成为新帝,慕清婉成为了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