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人们大多数穿着粗棉布或者麻布制成的对襟衣袍和长裤,脸上基本都蒙着一层灰蒙蒙的颜色,脸颊凹陷着,肤色黄里泛灰,一看就知道应该过的很清苦,但眼睛里却带着一种复杂的亮色。
或许那是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采访车缓缓停在了一个街口。
充满年代气息的建筑物和路人的衣着更加清晰地出现在观众眼前。
观众们怔怔地看着屏幕里的世界。
八十年前的人们也在好奇打量采访车。
两段时空在这一刻交汇。
镜头下落,落在了围在车子附近却不敢靠过来的孩子们身上。
明明现在天还很冷,可他们却衣着单薄。
稚嫩的脸颊被冻得通红。
凛冽的风将他们的皮肤打磨得格外粗糙。
皴裂的手指,带着脏灰的指甲缝。
这些全部都被镜头诚实地记录下来。
宁岚缓缓开口道:“这就是八十年前的北城,依照现有的数据记录来看,这里的人们目前每人每天只能得到约0.5千克的粮食,或许大家对这个数字并没有什么概念,如果把它换算成实物的话,可以先看一眼这个电子秤。”
陈逸在旁边拿出了一个小小的秤盘。
他拿了一个红薯放上去。
得到的重量是453克。
刺眼的红色数字出现在镜头前,而后他拿掉红薯,又取出了一袋馒头。
一个不足巴掌大的杂粮馒头,98克。
“八十一年前,这里相继发生各类灾害,其中水患格外严重,根据数据统计,全国各地被淹耕地约1亿亩,受灾民众约四千万人。”
“这个地方,目前几乎算得上是一张白纸。”
宁岚讲话的语速一直都很平缓。
她和同伴一步步地走过这里的街道,很平静地把一串串数据都变成真实画面。
蹲守在直播间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紧紧盯着镜头里展现的每一个画面。
“所以他们一天只能吃几个馒头吗……”
“什么啊,馒头在这时候都是奢侈品好不,你以为人人都吃得起白面啊?”
“玉米面高粱米什么的也能顶饿吧?”
“我记得我太姥姥说过,她以前家里穷,顿顿吃红薯都有不少人羡慕,但是吃多了红薯又伤胃,他们还买过那种攒底的余粮,就是那种堆在粮仓最底下那种脏了的陈粮,带回家过筛都会有好多石子什么的,很难吃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