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在前20里,有两种可能性——第一有可能是因为这种风格喜欢的人应该不少,第二种可能,是这种风格虽然小众,但粉丝忠实能打;
可这种风格的名次靠前,说明是第一种猜想——这种风格喜欢的人不少,因为如果真的是小众曲风的话,光靠粉丝刷榜冲排名,是无论怎么冲都刷不上前三的;
尽管这种风格的曲子喜欢的人不少,但是在华国风歌曲前20里只有2首,占比很小,那么只有一个可能性——说明这种曲子不好写。
文宇芒想了想,估计这期节目做前两种风格的人应该不少。
好听,喜欢的人也不少,却不好写的歌吗?文宇芒默念道。
“那就你了。”文宇芒另辟蹊径,果断定下第三个风格。
这不巧了吗?
“我最喜欢挑战了。”
选定了风格之后,文宇芒再在素材库里找笛子、萧等乐器。比起在素材库里购买,文宇芒其实更喜欢还是自己直接取样录音,可惜节目组并没有提前告诉他们每一期的风格是什么样的,因此文宇芒也没有办法提前准备。
文宇芒定了三个乐器。二胡开头,主旋律用古筝,副歌部分是古筝搭配排萧,最后一小节副歌之前的地方,文宇芒思考了很久,最终决定还是用二胡独奏。
过犹不及这个道理,文宇芒当然是明白的。
选好了要用的乐器,文宇芒才开始写谱子。
谱完曲,文宇芒又要写词。
其实节目组同意给制作人们另找词人作词,毕竟这么短的时间内既写曲又写词确实不太现实,但导演的这一建议被所有制作人全票否决了。
套用刘婕婷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既然被人叫制作人,当然要担得起这个称号。制作人就应该负责一首歌的整体方向和基本调性。”
文宇芒深以为然。
身为制作人,你可以不写词,甚至也可以不作曲编曲,但是你一定要能把握这首歌的风格结构,这首歌代表你的思想,你的输出。你的意志要能贯穿整首歌。
在没有充分沟通交流的情况下就贸然地把自己的作品交到别人手上,由别人定下词稿,这样的情况,是绝对不能令人放心的。
尤其是华风曲子,一首出色的华风曲,合适的歌词是必不可少的。
绝大多数华国人听歌时向来很注重歌词,歌词的代入感强烈与否至关重要。
一个通顺押韵、不矫揉造作,又没有语序结构语病等问题的歌词首先就成功了一半。而剩下的一半,就在于歌词是否优美,意境结合得是否到位,修辞手法是否有新意等等。
当然了,很多作词人连前半部分都做不到。
说到词,其实古代的唐诗宋词,也会拿来填曲,文宇芒打算就做成古诗词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