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2 / 2)

放在一个国家何尝不是这样。

各省的钱粮税赋,很多都交不上来,每年年底交到京城皇帝手里的只有哭诉艰难的折子。

在这个科学技术不足,信息传递缓慢,甚至隔了村子就言语不太通的年代,皇上坐在紫禁城里,要想知道各地是否真的有灾并不容易。

既不能放过谎称天灾中饱私囊的地方府尹,又不能搞一刀切,逼所有地方都交足钱粮——一地若真有天灾祸患,再不轻徭薄赋,百姓们真的一点活路都没有了。

因朝廷的官是走官制,官员来回调任,官员们要保住的是自己的乌纱帽,而不是这一地百姓的生活。如果京城非要力逼当地交足钱粮,官员大半会选择重重苛派民间。

若是激起民愤民怨乃至揭竿而起,又是一场大事,且极损帝王名声。

坐在紫禁城的皇上,想知道一点地方的真相,分辨‘天灾’的真假,真的很难。

而雍正帝想出来一个最朴素也最实在的方法,那就是肝。

朕亲自来肝,朕带头来肝!

一个地方,如果只有一个人能上密折,那就是只手遮天,如果有十个人能上密折,大事被瞒报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如果有一百人能上密折,而且是彼此竞争的一百人,那皇上得到的消息绝对会迅速准确很多。

当然,一人上密折和一百人上密折,皇上的工作量绝对不一样。

世上没有轻松又有效的捷径。

做到这个位置上,皇上就准备肝到底的。

除了在数量上肝,皇上在频率上也肝了起来。

大清审计局会考府成立后,皇上便改了每年年底清查上交钱粮税赋的旧例——每年查一次,那岂不是给你一年的时间做假账。

来,朕加加班,会考府加加班,每年不定期抽查各省几次。

想像乌庄头这样,到了年底才带着估算量一半的租子前来交账,然后信口胡诌这一年里各种风云莫测天气的情况,是不可能存在了。

京中圣旨不一定哪天就到了,限期上交辖内账目,逾期就罚。

而交上来的账目还要经过会考府审核,若是审核不通过,就会有朝廷专员下派当地,就地勘察民情和账目。

不得不说,山高皇帝远,不光对皇上有影响,对官员们影响也很大。

京城的官员是这半年领略了皇上的手腕为人,老实了许多,但许多地方官员还没回过味来呢。什么会考府,听都没听过,照样按照先帝时候报灾荒和假账,把钱往自己口袋里装。

就这样的官员,皇上整理了很不少。

只是当时在猎苑,跟京中消息往来不便,就先攒着了。

自打回了京城,皇上就把他们像扫小垃圾一样归了归,准备一总扫起来。

最新小说: 重生后独宠灾星小夫郎 秦时小说家 快穿之爱上be文女主是我的宿命 和未来宰相做同窗 黛玉:都重生了谁还当病娇 恶毒女配,但她实在美丽 成为科举文男主嫡母后 绿茶男配只想咸鱼[穿书] 在中世纪村居 从甲午开始造反,打造最强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