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页(1 / 1)

此案中,有一个三品大官给相关人员充当了保/护/伞。

这个三品大官竟然还是寒门出身!明明自己曾经过过穷苦日子,结果登上高位后,却为了钱财,把手伸向了更穷苦的人。这个大官平日里看上去也不奢侈,结果抄家的时候却发现他的床下面堆着金砖,折算成银子有好几十万两!

光买卖流民其实弄不到这么多钱,虽然每年都有地方受灾,但灾情严重到朝廷无法在第一时间看顾过来的程度,终究还是少数。之所以这个贪官一个人就藏了几十万两的赃款,是因为京城中有一家日进斗金的青楼也是利益链上的一环。既然只有把流民卖去青楼才能卖出最高的价格,那为什么不自己开一家青楼呢?最好的苗子都留着,调/教着长大了,直接送到自家的青楼里去卖笑。

躺在那些流民的血骨上吸钱,这钱比什么都好赚!

除了这个已经官至三品的贪官,还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官员、小吏牵扯进案中。这些人自然全部被抓了,家产也被查抄了。而这些官员大都是寒门出身。

一时间,世家和旧臣一派开始扬眉吐气了。

所谓旧臣,就是指那些在前朝当过高官的,本朝开国后,他们没有陪着前朝一起死,但也没有得到新朝的重用。他们沉寂了一两代人,到了第三代才陆陆续续重新爬起来。因为有些底蕴,所以他们自认为比着寒门要高人一等。

他们通过联姻等方式,结成了一张网。

大家口头上自然不会真旧臣、新臣这样地叫,但确实存在这么一股势力。他们对前朝没有任何怀念,和那种一心想要复辟前朝的疯子不一样,只想在今朝重新爬到权利巅峰。香莲社社长汤子宁所在的汤家就是这么一种情况。

在这些旧臣看来,今上喜欢重用寒门,而朝堂上重要的位置都是可数的,寒门多占了几个位置,留给他们的就少了。他们和世家一样见不得寒门崛起。

如今寒门中出了这样一个令人发指的贪官,他们心里就得意起来了。

齐聚京城等着参加来年春闱的举子们,大都还没有嗅到那一份风雨欲来的气息。但他们都变得低调了一些,再不复之前的那种高调了。章书生的遭遇叫他们心生警醒。哎,外面的世界太危险,不如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背书吧!

倒是不用备战春闱的人,如京城中的平民百姓等等,一个个抖擞了起来,他们就像亲眼见到了似的,传着新科解元沈公子和新乐侯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自古以来,人们就爱听这些事。

君不见戏台子上演霸王,不演他一生跌宕,只爱演他与心爱之人的生死相随君不见脚力在路边茶摊听说书人讲史,不爱听什么天下大势,最爱听的永远都是前朝某摄政王和某太后的风流韵事咳,到了沈昱这里也是一样的。

好了好了,我们都知沈解元才思敏捷、人品高洁,也知他样貌俊朗、卓尔不凡,这些都不用再讲了,就讲他冲冠一怒为红颜啊不是,为新乐侯吧!

解元当时是怎么拍得桌子,又是怎么生得气,是怎么讲得道理,又是怎么拂袖而去!最最关键的是解元当时是怎么忍无可忍骂得人!一定要多讲讲啊!

第一百四十七章

御书房中,皇上正领着几位心腹大臣开小会,太子旁听。

伪造户籍、买卖流民案已经查清楚,涉案者都进了监狱,等着秋后问斩。此案是单独一案,和阴沟里的老鼠们并没有任何关系。但大家想要在明面上将两案并做一案,利用此案去挖掉老鼠们的鼠窝,彻底弱化前朝遗孽的存在。

虽说前朝遗孽再怎么蹦跶,都不可能动摇本朝的统治。

但既然他们既然喜欢藏头露尾、如同贼鼠,朝廷又何必帮他们证明身份?

不如就在暗中将他们一网打尽!让他们消失得无声无息。

正好各地的慈孤院已经被查了一遍。当初借口要为皇后祈福,放了一批太监出宫,又怜悯他们出宫后的日子难过,于是让他们去往全国,在各地慈孤院里领了职。这些太监就是密探,又有曹项掌管的势力作为助力,以无心算有心,已将各地慈孤院中的情况基本摸清楚了。如今消息汇总就放在皇上面前。

全国这么多慈孤院,并不是每家都被老鼠渗透了的。总得来说,藏有老鼠的慈孤院在总数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意味那些不存在老鼠的慈孤院就是毫无问题的了,部分慈孤院有贪污、对幼儿看护不利等不好的现象。

只要皇上一声令下,该拿人就拿人,这些慈孤院都要迎来整改。

曹项的意思是,趁着如今伪造户籍、买卖流民的案子传得沸沸扬扬,不如把慈孤院的案子嫁接过去,明面上只说买卖流民的罪魁祸首,他们也买卖慈孤院中的幼童。这样的话,既可以正大光明地整改慈孤院,把内部存在问题的人全部抓起来,又避免老鼠们闹出更大的声势,在民间引发一些不必要的恐慌。

同时,皇上手里还有一份名单,上面写着一些僧侣尼姑的名字。

太子显然对着这份名单很好奇,不知它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僧侣尼姑也存着问题。名单上大部分都是尼姑,只有少数几个和尚。他们同样属于阴沟里的老鼠,以出家人的身份,在内宅走动,在夫人、小姐中发展人脉、寻找目标。

最新小说: 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那个可爱室友背地里居然! 穿越女主的小丫鬟 入戏(作者:妄鸦) 和前男友穿到七零 侏罗纪志异 美综世界的水深火热 在海贼世界的日子 权门贵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