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属正常。年纪轻轻就冒尖的那些,已经是站在金字塔顶峰了。
褚茵还很贴心地给她把试镜资料发了过来。
《燕歌行》是个很严谨的剧组,选角十分用心,连这种全剧戏份加起来也才十几分钟的小角色都保留着试镜录像。
录像也就一分多钟,蒲一凝撑着下巴看完,又倒回去看了一遍,顺便还把画面拉大了一些观察细节。
而后她把秘书喊了进来。
“这个人,”她点着电脑屏幕,“你去联系他,绕开邺庄影视,把他争取来嘉令。”
秘书是她自己的人,记下信息后不由多嘴问了一句:“蒲总,这人您认识?”
“不认识。”
“不认识?”秘书有点诧异,“那您从哪看中的他?”
“其他剧组。”
秘书又问:“要是他愿意过来,您给他什么定位?我沟通的时候也方便。”
蒲一凝靠到椅背上,想了想,说:“我现在不可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我不会让任何一个人的努力被白白浪费。”
秘书:“知道了,我稍后就去联系。”
秘书出去后,蒲一凝揉了揉眉心,从抽屉里开出一包女士bào珠烟来,点燃一支咬在嘴里。
薄荷味和烟草味混杂在一起,淡淡的雾气从唇齿间飘散开来。
压抑着的精神得到了片刻的放松。
嘉令的地位还不够稳,很多人对她这个空降的、来路不明的老板都心存怀疑。这第一部剧,不能出问题。
现在一些网剧之所以热门,大多赢在两个方面,要么是演员水平够硬,要么是剧本本身新奇,很少有胜在服化道上面的。
蒲一凝有野心,这三者,她一个也不想放过。
优秀的剧本已经有了,只有演员和服化道的问题需要解决。毫无疑问,她能拉到的资金有限,没那么多钱请厉害的演员。她想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服化道上,不能让整个剧充满了一种塑料味的高饱和度廉价质感,不然第一个瞎的就是自己。这样一来,演员的选择范围就小了很多。
她想起昨天和褚茵聊天时的对话,她说:“这世上怀才不遇的人有很多,只要我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就会用加倍的热情来回报我。”
她想搏一回,用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实力派小演员来撑起这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