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满脸艳羡,贾宝玉想了想,“不如我去和老祖宗说,让大老爷也带上你一起。”
史湘云摇摇头,“爱哥哥,我哪都不去,就守在你身边。”
贾宝玉看着她,忽然笑了,“将来若有机会,我一定陪你一起遍游山河。”云妹妹那么爱热闹,怎么可能不想去,无非是知道舍不得自己。而老祖宗又肯定不会让自己跟着去的。
老祖宗这么疼爱他,他也舍不得让老祖宗担心。可又不忍心让云妹妹失望。只有将来老祖宗不在了,那时,他再无牵挂,就能和云妹妹一起,离开这里,寄情山水之间了。
林如海那边,听说此事后,又是羡慕又是遗憾,这几年,大舅兄越发逍遥自在了,着实让人羡慕啊。林如海命人备了不少东西,送去贾府,托贾赦带去。安排妥当后,林如海想着,自己年岁已高,也该考虑致仕了。到时候回了家乡,以山水为伴,偶尔去看看女儿女婿,多美好的事啊。
就是不知道皇上会不会准。
半月后,贾赦带着贾茁、探春、惜春等人走了,先去金陵看望迎春,然后再南下,去看望黛玉。
贾赦一行人刚走,贾政却病了。
贾母忧心忡忡,非要过去看,被王熙凤和李纨好说歹说劝住了,只好让宝玉去瞧瞧贾政的情况。
原来贾政被打掉了门牙,羞于见人,又深感自己起复无望,闭门不出,谁都不见,还染上了酗酒的恶习。
此次生病,也是因为酒喝多了,在书房地上躺了半夜,生生冻病了。
贾母得知情况后,将赵姨娘周姨娘等叫来骂了一顿。
周姨娘一贯寡言,被训了,也只是低头不语。
赵姨娘却自觉委屈,“老爷如今整日闭门不出,也不肯见人,我们也没法子啊。”
贾母叹了口气,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就想着给贾政续弦,偏邢夫人也不在,只能和王熙凤说,“也不要什么门当户对了,只要家世清白,哪怕清苦些也无妨,能知冷知热就行。”
王熙凤点点头,只是这叫什么事啊,哪有侄儿媳妇给叔叔说亲的道理啊,这事只能麻烦婶子了。
贾母也是这个意思。本来贾政续娶,按道理也要经过王家的。如今让王家找人,想必更妥帖。
于是王熙凤抽了个时间去了王家一趟。
没多久,王子腾夫人就上门了,和贾母说道:“上回听凤丫头说起,老太太有意给二老爷续弦,巧了,我这倒有个合适的人选,姓崔,父亲是个屡试不第的秀才,长相清秀,且识文断字。就是年岁有些大,今年二十有二了。不过老太太放心,没有别的缘故,之所以迟迟未嫁,是为了供养幼弟。她放话出去,说要带着弟弟一起出嫁,将来还要供养弟弟读书。故而吓退了不少人家。我想着府上是不在乎这些的。若老太太觉得合适,我就帮着说和说和。”
贾母笑道:“我难道还信不过你,你既说好,那必是好的。只是这件事还是要托付给你了。”
王子腾夫人笑道:“老太太信任我,我必安排的妥妥当当。”
从贾母处出来,王子腾夫人又去看过贾宝玉,见他脸色尚好,细细问过,方才放心了。
对于续弦一事,贾政本来不置可否,他想续弦的时候,你们不让。如今他不想了,你们又偏让了。
真是不知所谓。故而贾政只说不愿。
可在贾政无意中见过崔家姑娘一眼后,便再也不说不愿意了。之后就半推半就,将崔氏娶进了门。
要说王子腾还是很了解贾政的,他挑的这个崔氏,完全是按照贾政的审美来的,长得好,性情有些泼辣,最重要的是她识字,且文采还不错。
贾政对崔氏,再无任何不满之处。崔氏成了二太太,每日领着李纨、湘云,晨昏定省,伺候贾母,打理贾政的吃穿用度,照顾两个姨娘并宝玉贾环,就连远在千里之外的贾兰也没落下。将二房打理的井井有条。闲来无事,还能陪贾政读书写字,作诗作画。
崔氏的弟弟也被贾琏安排进了贾家家塾读书。还说今年的时间过了,等明年白鹿书院再招生的时候,再送他去白鹿书院考试。
贾母对崔氏也很满意。
唯有宝玉、湘云,不喜崔氏。
宝玉不喜欢崔氏,是因为母子天性。崔氏对他好,是给别人看的,有没有真心他心里清楚。何况,崔氏对他再好,还能越过太太去?
而史湘云不喜崔氏,除了担心之外,就是觉得崔氏规矩太多了。概因自从崔氏入门后,给二房诸人定了规矩,每日李纨和湘云要先给崔氏请安,再由崔氏带着去给贾母请安。晚上也是如此。吃饭的时候,若贾母留饭也罢了,若贾母不留房,李纨和湘云就要先伺候崔氏用饭,等崔氏用完饭了,再自用。半点不似从前自由。
李纨倒也罢了,从前王夫人待她比这更加严苛。这新二太太规矩没有王夫人多,就一日三餐,早晚请安罢了。横竖兰哥儿不在家,她也没什么事情做。
可史湘云生性散漫,喜好自由,最不喜被拘束。时间长了,难免有些不快,和贾宝玉抱怨了几句。
贾宝玉就给她出了个主意,让她装病。可史湘云不知道如何装病,且一旦病了,就要卧床静养,连门都不能出,岂不更闷得慌。
于是,贾宝玉就说由他来装病。史湘云觉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