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潆看到粮铺,就带着人走了进去,店主见有人来了笑脸相迎上去:“姑娘想买什么?”
“敢问这粮价多少?”
“每石五百文,姑娘需要多少?”
苏玉潆点点头,又在店中转悠了一圈,随即带着人离开了,店家也不在意,平日里来问价又不买的人多了去了。
苏玉潆出了一家铺子便又往另一家去,分别问下来后也算是对聊城的粮价有了个大概的估计,让她惊讶的是,平洲此地竟然兴修水利,不得不说,她看到的时候心中松下一口气。
邻国大旱,未尝不会影响到大陵,但若是此地兴修水利,便极有可能安然度过,或许这也是原书中大陵没有受此灾害的原因?
“姑娘,我们回去吗?”
“回。”苏玉潆转了半天,望着天色逐渐暗下,心中起了一股莫名的感觉,她第一次体会到了独在异乡的感觉。
阳顺镖局中灯火通明,她回了屋,巧云就去后厨端了饭来。
吃饱喝足,苏玉潆在桌上摊开宣纸,写下目前要做的一件事,囤粮。
邻国大旱,说她没有同情心也好,发灾难钱也好,她是打定了主意要把粮食买到邻国,她也没有能力阻止邻国大旱的发生,这件事就算她不做,等旱灾来了,也有的是人做,与其让他们坐地抬价,不如她先下手为强,用合适的价钱卖出。
聊城粮店的价格大差不差,都在五百文上下浮动,这还只是铺中的价钱,若是她直接从农民手中购粮,价钱应该会更便宜。
苏玉潆在屯粮二字后又添了直接购买四字。
粮食可先放在镖局,何况大旱也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暂且不急,而且这不能作为长久之道,那最重要的事就变成了该如何在平洲立身安本。
草原那边三月来一次,每次来就要换大量的盐茶蛋等,用来交换的牛羊肉奶在聊城也不是新鲜事了,还有邻国虽没有来过大陵,但她可以主动去那边,再加上顺阳镖局在大陵各地都有分局,运输交通便不成问题了。
甚至还可以再反过来,把从大陵各地的物品输送到别国,可惜没有漕运,否则会更加顺利。
想远了,还是先在聊城购置一间商铺吧。
薛晨和时樾常年跟着武越,平洲来得次数也不算少,对聊城熟悉,她把购置商铺的事交给了二人。
苏玉潆这边缓缓计划着,京城中殷衡却是等不及了,他日日派人盯着阳顺镖局,但除了正常的走镖什么发现都没有,吴先生还每日悠哉游哉地上街闲逛,福来都胖了一圈他却因为焦虑瘦了不少。
虞夫人看在眼里,也劝过好几次,甚至连承伯侯都来过几次,可殷衡愣是半个字都没吐露过。
直到今日,殷衡派出去的人查到阳顺镖局负责一月前那趟走镖的镖头现如今在东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