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不爱讲话,经常抱着一本画册,在天台上孤独地画画。
冉祈特别喜欢和他呆在一起,因为他长得好看,那个时候的程延就已经有了小正太的模样,耷拉着眼皮的时候带着清冷的可爱。
在那短暂地一个月里,他们几乎形影不离,两个孤独的孩童连话都不曾多说,却相互温暖着。
那座福利院的院长,是一个看上去很慈眉善目的中年男子,可是冉祈知道,只是看上去,因为冉祈曾经在天台上,看到办公室里的院长收下了一打一打的红钞票。
冉祈和程延经常躲在天台的柱子后面看,程延画了一幅又一幅的画,他画孤儿院的围墙、画院长办公室里罪恶的勾当、画这个院子里丑陋的灵魂。
直到…有一天。
院长抬起了头,发现了窗外的天台上,有两双孩子的眼睛。
后来…是冉祈即使过去这么多年都无法忘记的挣扎、反抗和恐慌。
那一天的程延,被院长压在孤儿院的小床上,剧烈地和他撕打着,孩子的力量毫无撼动之力,像徒劳的小兽。
那个时候的冉祈已经两个多月没有开口说话了,声带的茫然和撕裂使她捂着嘴无声地哭泣,但是最后,她看着少年的眼睛,还是发出了求助的尖叫声。
她被人捆住双手,捂住嘴巴,却还是奋力地撕咬着,和程延一样。
——冉文雪就是那个时候找来的。
她带着人冲进屋子的时候,冉祈已经哭到抽搐,程延的手脚都是被凌虐的痕迹,以及满屋子的狼藉。
那件事情当时闹得很大。
苏家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势力去掀翻这件事,而冉文雪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致力于未成年人保护。
冉祈在那之后被冉文雪收养,而程延,和当时那座孤儿院的所有孩子,被送往另一座城市。
再次见到程延的时候,他们在同一所中学,冉祈读高一,程延读初三。
程延因为那件事发后没多久,就被家人找到,接回了程家。童年的阴影和孤独的漂流使得他变得嚣张跋扈、不学无术。
他与亲生父母并不亲近,更因为父母在他走失后一口气又生了两个弟弟变得更加得孤僻和偏执。
十六岁的冉祈和十五岁的程延第一次见面,是她撞见了程延打架,冉祈看到为首的男孩不要命地拎着棍子去撕打的时候只想逃跑,直到他身后的男孩叫他“程延,别打了。”
即使过去了那么久,却还是无法忘记的那个童年玩伴…也是一起战斗过的战友。
后来程延总是叫她姐姐,他很听冉祈的话,冉祈不让他打架,他就从不惹事;冉祈不让他抽烟喝酒,他就戒掉;冉祈让他学习,他就每天放学背着书包来高中部找冉祈补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