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号出现在右侧,启动攻击声纳时,雷蒙斯正在等待攻击结果。
因为两条mk48-7型鱼雷都采用自导攻击模式,所以发射鱼雷之后,“北卡罗来纳”号的攻击声纳转为被动工作模式,跟侧舷声纳阵一起跟踪监视鱼雷与敌艇动向。鱼雷与“身份不明”潜艇的噪声都非常巨大,距离又非常近,“北卡罗来纳”号没有必要减速,而且接敌之后也不能减速。
寂静的深海鼎沸起来,“鲨鱼”号攻击声纳发出的沉重拍击声,把大合唱推上高潮。
也一下拽紧了雷蒙斯的神经。
“身份不明”潜艇不但一直尾随“北卡罗来纳”号,还一直盯着“北卡罗来纳”号,随时准备发动致命反击。
使用攻击声纳意味着什么,雷蒙斯非常清楚。
只是让他搞不明白的是,“身份不明”潜艇为什么不在受到攻击的时候,立即发射鱼雷进行反击?反而花了不少时间机动到“北卡罗来纳”号右侧,才启动攻击声纳,重新测算火控数据。
难道“身份不明”潜艇遭到攻击时,没有掌握必须的攻击参数?
雷蒙斯觉得不大可能,因为如果由他指挥“身份不明”潜艇,就会在咬住“北卡罗来纳”号之后测算出火控数据,为鱼雷装定攻击参数。能够巧妙的利用特洛伊海底山峰,悄无声息的溜到“北卡罗来纳”号身后,尾随数个小时之久,对手绝非等闲之辈,肯定不会忽视如此重要的问题。
从侧面发动攻击更容易得手?
雷蒙斯也觉得不大可能,至少对mk48-7鱼雷来说,只要距离足够近,尾追攻击的命中率最高。
肯定有别的原因!
一时之间,雷蒙斯也想不出对手的意图。
计算机已经计算出鱼雷的撞击时间:三十秒。
即便“身份不明”潜艇启动攻击声纳后立即发射鱼雷,也无法在三十秒内击沉三海里外的“北卡罗来纳”号。更何况,侧舷声纳阵没有探测到“身份不明”潜艇往鱼雷发射管注水与打开发射管前盖时发出的声响。
也许“身份不明”潜艇在机动规避时已经往鱼雷发射管里注入了海水,发出的声响被周围的噪声掩盖了,可是在剧烈机动时,绝对不能打开鱼雷发射管前盖,只有在攻击前,才能打开鱼雷发射管前盖。
打开鱼雷发射管前盖费不了多大劲,也就几秒钟的事。
看着战术屏幕上的敌艇姿态数据,一个念头突然从雷蒙斯脑海中闪过。
难道“身份不明”潜艇准备绕到“北卡罗来纳”号后方,再发射鱼雷?
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是这种可能确实存在。
绝不部分较为先进的重型反潜鱼雷都有两种、甚至更多的寻的方式,常用的是主动声纳与被动声纳,苏俄制造的鱼雷还有尾流自导能力。如果“身份不明”潜艇属于中国,那么其配备的反潜鱼雷很有可能来自俄罗斯。
与主/被动声纳相比,尾流自导更加难以干扰,命中率更高。
任何舰艇,在航行的时候,都会在航线上留下一条水温、水流与磁场与周围环境有所差别的尾流。尾流的长度由舰艇的排水量、线形与速度决定,排水量越大、线形越宽、速度越快的舰艇留下的尾流就越长。排水量在万吨以上的大型战舰全速航行时,尾流的长度往往有十多公里。
虽然潜艇的尾流特征不如水面舰艇那么明显,但是也会有迹可寻。
自从苏联研制出第一种尾流自导鱼雷后,美国就在研究对抗措施。几十年下来,美国海军仍然没有找到有效对抗方法。主要是尾流的物理性质由舰艇本身的固有属性决定,很难模仿,也很难消除。
相对而言,声自导鱼雷更加容易对付。
如果“身份不明”潜艇配备的声自导反潜鱼雷不够先进,又想一击必杀,就很有可能冒险绕到“北卡罗来纳”号后面,再发射尾流自导反潜鱼雷。
因为尾流自导鱼雷是在舰艇产生的尾流中,以折线航行的方式逐步逼近目标,所以使用尾流自导鱼雷时,用不着瞄准目标,只需要对准目标的航线。鱼雷进入目标尾流之后,就会自行发起攻击。
只要在进入“北卡罗来纳”号后半球之前没有被mk48-7鱼雷击中,“身份不明”潜艇就有机会发射鱼雷。
想到这,雷蒙斯不寒而战。
“身份不明”潜艇已经在“北卡罗来纳”号右侧,虽然已经停止转向,但是“北卡罗来纳”号正以三十节的速度向北航行,很快就会把后半球暴露在“身份不明”潜艇面前,给对手创造攻击机会。
绝对不能让对手获得反击机会!
思考这些问题,雷蒙斯只花了几秒钟,随后下令右满舵,让“北卡罗来纳”号把艇首朝向“身份不明”潜艇。
虽然这么做,无法消除“北卡罗来纳”号产生的尾流,而且快速转向时,尾流特征变得更加明显,但是至少能够产生一条更为复杂的航线,延长尾流自导鱼雷的攻击距离,争取到更多对抗时间。
“鲨鱼”号上,发现“北卡罗来纳”号转向后,孟广阳立即做了报告。
周渝生露出了一丝笑容,一丝早有所料的笑容。
只是,指挥舱内,除了他之外,其他人都变得更加紧张,因为“北卡罗来纳”号把艇首朝向“鲨鱼”号,能够再次发射鱼雷。
“老周……”
“再等等。”周渝生看了眼杨远帆,把目光转向了卢承丰。
“二十秒、十九、十八……”
“回去后,最想做什么?”
牧浩洋一愣,发现周渝生在问他,才说道:“要是能及时赶回去,就跟女朋友去桂林住上十天半个月。”
“成天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