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春山淡淡一笑:“当然是天生的。”
似乎看出她的不信,他神情由浑不在意的淡然转为有些落寞,他压低嗓音道:“顾玉汝你知道我入龙虎帮之前,第一份活儿干的是什么?”
“什么?”她下意识问。
“在妓院里干杂活,就是别人不干的我来干。”他说得轻飘飘的,似乎不以为然,“给客人买酒肉,给花娘们买胭脂水粉,给人端水沏茶,打轿帘儿,牵马,什么都干。这种地方龙蛇混杂,三教九流都有,你嘴不甜不会笼络人,就得不到赏银,有时候还会挨打。”
随着他的述说,顾玉汝脑海中自动勾勒出一副画面。
小小的薄春山,为了生计,不得不去妓院那种地方做工,里面乌烟瘴气,坏人极多,他为了生存不得不委曲求全,趋炎附势,学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那套。
再结合,他幼时曾经跟陈伯学过打渔,他那时候才多大啊,就开始想着要养家谋生了。
顾玉汝没有发现,自己看着他的眼神渐渐软了下来。
这不光体现在她的眼神上,之后两人回家歇下,因为薄春山还在跟她讲着他以前在妓院里做工的‘小故事’,她竟不知不觉把他脑袋揽进怀里。
就那么揽着,心里有些说不上来的怜惜。
薄春山就这么舒服地躺着,心里喟叹着,面上却强装风淡云轻、我自坚强、早就过去了不必在意等等之类。
之后自是不必说。
本来顾玉汝昨晚被折腾得不轻,打定主意今儿他若是要再来,定要拒了,如今却忘了这件事。
第76章
一大早,县衙大门外的八字墙上就张贴出了一份告示。
告示的内容简单明了,大意是在说为了响应抗倭事宜,县衙已经准备组建民兵了。其实这些事,很多人早就知道,征民兵这么大的事,百姓们自然会关注。
可告示下面的内容,就有些出乎人意料了。
无他,告示上还写了为了响应抗倭,许多县民纷纷捐了银,用以为民兵购置兵器、甲衣,补贴工食银、以及犒劳奖赏。
下面列了几个名字,为首第一个就是顾明,名字后面写了捐银数目,二百两。
二百两,对于一个普通百姓来说,可能一辈子都攒不到这么多钱,突然一个县民捐了二百两,引起无数人侧目。
还有人当场认出这个叫顾明的是谁,这不是刚中举没多久的顾明顾举人顾老爷吗?
随着顾明中举后,他的名字也广为人知,县里有不少人都知道这位顾老爷是寒门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