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页(2 / 2)

“端王,这是勾缂,纬线的绞丝自下穿过第一条经线后,间隔一条经线,再钻入第三条经线,回折时,可攀着经线勾出弧度。如此运线,可令花瓣、叶脉的外缘更匀、更细,起伏如生。”

“这是掼缂,每条纬线仿佛彼此嵌合,渡色浑然天成,不着痕迹,我们用来织禽鸟羽翼深浅变色的位置。花叶光影变幻,亦可用此法。”

“这个呢,是结缂,每一色的纬线,走雁阵图形,最合织就云影和水波。”

“喔,端王快看,这个运线,最难,我们叫它戗缂。但并不是一股合花线先掺好了,而是不同的单色线,彼此掺和,纵横游走。笔尖能画出的细微之处,戗缂也能织就。比如这些山石,因表面沟壑繁复,明暗变化比花叶更多,缂丝时,就须用到长短戗缂。”

“还有这个搭梭法,用于织就楼台亭阁。这个字母经法,用于织就画作落款处的图章”

配合着师傅沈子蕃的讲解,小道姑向赵佶一一展示各种缂丝技法。

赵佶那张,在平时总是有些表情过于丰富的面孔上,此刻除了眼睛外,眉毛、鼻子、嘴巴,以及每一块肌肉,都凝滞不动了。

他的诸般情绪,惊讶,赞叹,难以置信,相见恨晚,一股脑儿地汇集到了眼珠子里。

这对眼珠子,则恨不得粘到那幅经纬纵横、神之又神的缂丝画上去。

待沈子蕃讲完所有技法,短暂的沉寂后,赵佶张开定格了半晌的双唇,终于抿了抿。

“高手在民间!”

年轻的艺术亲王,由衷感慨道。

他心里还有下半句话:蔡攸裁造局的缂丝,和眼前这些,怎么比呦。

赵佶十分有诚意地看着姚欢。

得好好地赏赐她一个饱含诚意的数字。

这姚娘子,真是他艺术道路上开疆拓土的一员福将!

一日之内,就给他端王带来两个天工巧仙似的绝妙少年,皆与他最爱的丹青二字有关。

赵佶爽然地长吁一口气,对姚欢笑道:“姚娘子,子蕃与正道,从此以后,便是我端王府的上宾了。”

沈子蕃和张择端,却都看向姚欢。

“怎么了?姚娘子另有计议?”

赵佶和颜悦色地问。

“端王,可否厅内听民妇禀报?”

--

最新小说: 我在八零拆快递拆到想吐 抗战之烽火漫天 重生后独宠灾星小夫郎 秦时小说家 快穿之爱上be文女主是我的宿命 和未来宰相做同窗 黛玉:都重生了谁还当病娇 恶毒女配,但她实在美丽 成为科举文男主嫡母后 绿茶男配只想咸鱼[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