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市东泽区铜芜路10号,东泽第一中学门口,穿着蓝白相间校服的学生们正三三两两地从校园里走出来,热切讨论着今早班里的八卦、老师们的糗事、还有今天中午回家吃什么等等的话题。
聂倾的车速很慢,避开这些把大马路当成人行道来横冲直撞的学生,最后停在距离校门稍远一点的路边,自己步行过来。
门口的保安对进出学校的陌生成年人都很警惕,看见他走近就已拦在门边,面无表情地问:“你是哪位?”
“警察。”聂倾拿出证件给他看,保安仔细端详两秒后,终于客气又狐疑地放他进去。
聂倾根据刘靖华发给自己的指示,很顺利地找到初中部教导主任办公室,发现门虚掩着就走上前轻轻敲了两下。
“是组长吗?”里面传来刘靖华的声音,紧接着门被向内拉开,刘靖华的脸露了出来,看见聂倾后对他微微点头,“组长,找到了。”
聂倾心里十分着急,可又不好表现得太沉不住气,于是尽量保持步伐沉稳地走了进去,跟已经站起来迎接他的教导主任握了握手,“您好,我叫聂倾。”
“聂警官好,我姓黄,你叫我老黄吧。”已经年过四十的教导主任顶着一头稀疏的头发冲聂倾笑了笑,看上去人还挺和蔼。
“黄主任客气了。”聂倾礼貌地欠了下身,“冒昧前来打扰十分抱歉,如果给您的工作造成不便,还请您见谅。”
“没事没事,没有什么困扰!”黄主任爽朗地摆了摆手,“能帮上忙是我的荣幸,我就怕我帮不了太多。这位刘警官刚才要的东西,我这里可都没了。”
聂倾一听瞬间扭头看了眼刘靖华,“你要了什么?”
“学籍表、入学登记表一类的。”刘靖华叹了口气,“组长,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这位黄主任就是当年林暖上初中时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本来这里也是没什么记录可查,但幸好黄主任对自己带过的学生都记得很清楚,我这才问了出来。”
“您是林暖的班主任?”聂倾眼中重新燃起希望,“那您一定对他很了解!能不能请您把知道的情况全都告诉我们?”
“没问题!”黄主任给他们指了指办公桌前的两把椅子,“两位请坐吧,我来慢慢跟你们说。”
“好。”聂倾和刘靖华对视一眼,分别在椅子上坐下。
黄主任也回到自己的办公椅上,坐定后将双手放在桌上,轻轻搓了搓道:“让我想想,该从哪里说起呢……嗯,要不就从他进校说起吧。”
聂倾和刘靖华同时点了下头,都拿出记事本准备做笔记。
“这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黄主任又叹息着感慨一句,神态中多出几分回忆。
“我记得,林暖当时是插班生。我们初一都开学快两个月了,他才转了进来。我印象很深,他没有小学的入学记录,领他来的是名年轻男子,对那会儿的教务处主任说这孩子从小身体不好,因此在这之前都是在家自学,并没有去过学校。我当时听到这话本来是不想收的,可是林暖的家世背景似乎不错,主任说务必要让这孩子入学,校长还亲自过问这件事,我也没办法,只好同意。不过等他进班之后,我就发现这真是个聪明又懂事的孩子,成绩优异,待人也谦和,跟班上同学都相处得不错,到了初二上半学期就已经是我们班的第一名了,还被全班投票选为班长呢。”
“听起来确实是个好孩子……”聂倾面色凝重地说。
黄主任点了点头,“是啊,是个特别好的孩子……警官同志,拜托你们一定要尽快找到他!”
聂倾闻言愣了下,扭头看看刘靖华,刘靖华已接过话道:“嗯,我们能获取到的有关他的信息越多,对找到他就越有帮助。希望他没事。”
“对对,希望没事……”黄主任长叹一声,“那我接着给你们说,我会把我知道的全说出来。”
“麻烦您了。”聂倾听出刘靖华并没有告诉黄主任林暖可能早就离世的消息,便也没再多说。
黄主任已经又接着刚才的话道:“其实我当时有一件事一直没想通,就是林暖的身世。你说他家里要是没个后台什么的,学校领导应该不会那么殷勤地帮他办入学手续。可要说他家有后台,有后台干嘛还跑到我们这个地方来上学——我的意思是说……”黄主任这时忽然尴尬地笑笑,“不是我对自己的学校有什么看法,只是这种事大家都心知肚明,东泽区本来就属于郊区,城里人开玩笑都说我们这里是平城的‘贫民窟’……你说说一个有钱、有背景人家的孩子,想去市里的哪所私立中学不能去?何苦来这儿折腾呢?我们也不是什么重点中学……”
“可能林暖的监护人还有别的考量。”聂倾见话题已经说到这里,便问:“对了黄主任,关于林暖的监护人,您都知道哪些信息?”
“这个……”黄主任犹豫片刻,“这我还真不太清楚,因为当初来帮林暖办理各种手续的人并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他父亲的同事,我听那孩子一直都叫对方‘哥哥’。之后每次需要有家长出面的情况,来的也都是这位‘哥哥’,就连家长会都是他来参加,林暖的父母却从头到尾连面都没露过一次,真是奇怪。”
“原来如此……那请问您知不知道林暖的父母和他父亲这位同事的名字?”聂倾又问。
“名字……叫什么名字来着……”黄主任冥思苦想了好一会儿,最后却无奈地摇了摇头,“抱歉,时间隔得太久,实在想不起来他们叫什么了。不过有一点我记得,林暖的父母应该都不姓林。”
聂倾默默点了下头,等了几秒后忽然从记事本的后几页中抽出一张照片,看上面的色泽应该有些年头了,有的地方已有些褪色。
照片上一共是两家,六口人。
分别是聂倾一家还有余生一家,背景是在一个游乐场的门口,周围到处都是举着气球和卖水粉泡泡的小商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