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本网 > 穿越历史 > 数风流人物 > 第2444章 癸字卷 得罪人,得人

第2444章 癸字卷 得罪人,得人(1 / 2)

第2444章癸字卷得罪人,得人

冯紫英忍不住皱眉。

沈家。

提起江南,沈家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前明沈家就是江南或者说全国首富。

沈万三嘛,谁都知道,洪武皇帝朱元璋尤其见不得此人。

虽然沈万三各种效忠讨好,但助筑南京,请犒三军,都犯了朱元璋忌讳,所以被朱元璋屡屡发难,最终流落云南,客死异乡。

但不容否认的是沈氏一族极擅经商,湖州乌程一支,苏州长洲一支,并未因为沈万三的覆灭而偃旗息鼓。

尤其是大周取代前明后,沈氏一族更是迅速复兴起来,其影响力遍及整个大周,而不仅仅局限于江南,无论是山陕商人,还是江南商人,都要承认沈家的影响力。

虽然苏州有洞庭商帮一说,但是在洞庭商帮之外还有一个独立于洞庭商帮的沈家,那就是说沈家名声足以压倒整个洞庭商人。

当然这只是说名声,并非说沈家的财富和影响力就能压倒整个洞庭商人。

但是鉴于当夜匪寇掳掠劫杀之后纵火,随后又下大雨,抹掉了很多痕迹,所以此案最终还是以太湖水匪作案定案。

方有度和另外一名主事赶紧离开,只剩下二人。

缪昌期入阁不说,顾天埈和朱国祯二人据说其中一人是要接替官应震担任商部尚书。

宁肯和士人交好关系,对天家却始终不远不近,理由就是祖训。

沈家对江南士人的支持也是不遗余力,无论是叶方代表的江南士人群体,还是汤谬代表的江南士人群体,沈家都从不吝惜钱银。

毛建达和大友三和都被拿住,唐家四兄弟无一漏网,这意味着九凤珠冠的来历就可以很快知晓,那么九凤珠冠从何而来,谁参与了十六年前那一血案,似乎就都可以揭晓了。

而湖州沈氏这一案虽然名义上是破了,但是太湖水匪十二连环坞一大帮人鸿飞杳杳,一个人都未曾拿住。

据冯紫英所知,湖州沈家与不但与方从哲极为密切,同样也和朱国祯是姻亲,方从哲祖籍湖州德清,朱国祯则就是乌程人,而且苏州沈家与顾天埈是姻亲,并且与高攀龙和缪昌期都交好。

两家都分别是苏州和湖州的最大地主。

这种复杂的局面体现在江南就更为混乱,江南是义忠亲王的根据地,但是成为太子的永隆帝上位已经成定局,而元熙帝还是皇帝,谁在江南都可以插一手,谁对沈家都不太待见。

不可能一句话全部失踪了就作为答案,你这三府联合行动,如此大动作对太湖的清剿,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说不过去。

可以说沈氏一族与整个南直两浙的士林豪门都有着相当特殊的关系,这也是沈氏一族敢于面对天家强项不低头的底气。

沈氏一族在大周分为两支,苏州一支,湖州一支,苏州一支号称南直隶首富,而湖州一支号称两浙首富,都是首富,但苏州这一支显然实力这一支显然更雄厚一些。

沈家也清楚自己家族犯的忌讳,但是祖训如此,必有其道理,所以也是紧紧依靠江南士人。

若是按常理来说,沈家对天家冷淡,那么若是元熙帝要授意谁来干这种事情,显得格局太小,吃相难看,而且关键在于这顶九凤珠冠是要准备作为寿礼送给义忠亲王的王妃的,这么搞一出劫走,好像就有点儿不太合情理了。

但这一次九凤珠冠的出现,却成了一个契机。

苏州沈家拥地三万余亩,湖州沈家拥地二万余亩,都是最上好的高产熟地良田,南京新四大家的陶家在沈家面前就是一个弟弟。

韩爌一直没说话,很显然他也是知晓湖州沈氏险些被灭门这一血案的内情。

最新小说: 全家偷听我心声后,杀疯了 大王万万不可 重生后,成了病娇九殿下的心尖宠 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 糟糠之妻做皇后 天下继兄一般黑 咸鱼[快穿] 重生中奖前,目标,桃李满天下 侍郎家的小少爷 重生回雌君少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