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1 / 1)

“这些腊鱼我都要了。”孙氏数了数宝月家梁上挂着的腊鱼,还剩下十七条,在自己的预算范围内,就很大气地全都要了。

宝月家的腊鱼一直是按二十文一斤的价格卖的,这个价格可是比猪肉还要贵不少。

五斤的鲜鱼做成腊鱼也就剩下三斤左右,而且做腊鱼还挺费时间的,宝月当初定这个价的时候也是打算碰运气,要是有人买就赚一笔,要是没人买,自家也都能吃光。没成想还真让宝月碰到了孙氏这个大户。

虽然家里人都挺喜欢吃腊鱼的,不过要是能卖上二十文一斤,不吃腊鱼也无所谓了。用卖腊鱼的钱买点别的吃,那岂不是更香。

宝月把十七条腊鱼上秤称了一下,五十一斤多一些,宝月给孙氏抹了个零头,直接收了她一千文。

孙氏直接递给宝月一两的银馃子。其实一两银子就是一千文,只不过在民间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一两银子能换一千二百文铜钱,宝月卖了这么久货,还是第一次收到银馃子,家里也没有称银子的小秤,只能凭感觉估摸了。

孙氏的银馃子整整齐齐的,看着不像被偷工减料了,宝月就找回了孙氏二百文。

孙氏拿回了钱,也不急着要走,又在宝月家看了一圈,相中宝月家种的青菜了,想要买回家一些。

刚做了这么一大笔生意,宝月也不想太抠了,毕竟青菜不压秤,卖得贵了得罪人,卖得便宜了,木头槽子里的青菜都薅了,也卖不上多少钱。

还不如把这些青菜一样送一些,也算是卖个好,毕竟孙氏是自家铺子里难得的大客户。

宝月种的青菜样式多,一样拔两颗,也把孙氏的菜篮子装满了。孙氏见宝月这么大方,心里有点过意不去,就又把手头的二百文,换成了宝月家的地瓜糖。宝月给孙氏数了糖,又给她抓了两把黄菇娘。

见孙氏出手这么大方,宝月更加得意自己的决断了。这孙氏肯定是个大户人家,不然,谁家小媳妇会因为不好意思,花二百文买糖吃啊,而且孙氏买东西从来都不还价。

孙氏大方,宝月也不能太小气了,就又把自家的豆皮给孙氏拿了五张。还告诉了孙氏豆皮的吃法。

宝月今年一直忙得抽不开身,豆皮没做多少张,所以也就没把豆皮放在铺子里卖。孙氏这五张豆皮可算是头一份了。

孙氏家还真就不差钱,家里的男人还是个爱吃的,孙氏在家天天都要犯愁着吃啥喝啥。这次来宝月家收获这么多美食,孙氏也安心了,起码这一阵子不用犯愁吃啥了。

送走了孙氏,宝月喜滋滋地捧着钱,回到了饭桌,这个小年过得是真值了。

第53章艾草青团和红豆沙  入春后,积攒了……

入春后,积攒了一冬天的雪陆陆续续融化了,冬衣换下后,猫了一冬的人们也终于可以出门透透气了,街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

宝月见天气转暖,就把种在屋子里的薄荷转移到了屋外。

薄荷是多年生的作物,一旦成活,可以长好多年,而且薄荷叶四季常绿。这薄荷要是在种在南方,只要一直种在屋外就好,一年四季都能摘薄荷叶用。

可惜船营县的冬天实在太冷,宝月不确定薄荷是否能挺过寒冬,所以每年入冬前,都会挑几棵长得壮实的薄荷转移到屋内。把留在屋外的薄荷用稻草盖好,祈祷它们能躲过寒冬。

幸好薄荷耐寒性还不错,再加上宝月的精细伺候,盖了稻草的薄荷和葡萄秧大部分都顺利地躲过了寒冬。

宝月去年又扦插了好几棵葡萄枝,长势还挺不错。这葡萄都种两年多了,也不知道今年能不能顺利长出葡萄。

宝月揭开稻草,检查了一下家里的葡萄枝和薄荷,大部分都还活着,就放心地把稻草撤去,让它们好好见见阳光。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向日葵种子耐低温能力很强,当地温稳定了,就能正常生长了。

向日葵是船营县这边少见的可以在清明节前后种植的作物。宝月手里的向日葵种子都是在自家姥爷手里弄来的。

老高头得知自家外孙女要种向日葵,特意从自家的种子里,挑了一布袋子颗粒饱满的向日葵种子。还详详细细地跟外孙女交代清楚了向日葵的种法,生怕白瞎了这么好的种子。

清明节前一天,宝月就把向日葵种子沿着自家的院墙种了两行,等向日葵长起来后,整个院子就会被向日葵围得严严实实的了。

家里院墙太矮,凡是路过宝月家的人,都会不经意地往宝月家望一眼,宝月十分不喜欢这种毫无隐私的生活。

去年嗑瓜子的时候,宝月突然灵光乍现,想到了个好主意,今年就把前院和后院都种上向日葵。到了夏天,向日葵能长两米多高,两排向日葵交错种植,正好能把院子的缝隙都挡住。

今年夏天宝月再在屋外乘凉时,就不用担心别人往自己院子里望了。想到夏天,一片片黄澄澄、金灿灿、流金溢彩的向日葵花冲着太阳怒放,那景色肯定特别美。

小木头过年放假在家的时候,按照自家媳妇给的图样,亲自动手给儿子做了个宝宝手推车。

天气暖了,宝月也不想让儿子天天在家闷着,小孩子还是应该多在外面活动活动。宝月把安安放在了手推车里,裹得严严实实的,还给戴了个小棉帽子,就露出两只眼睛在外。又用布条把安安绑在车里,免得安安淘气,不小心掉出来。

最新小说: 诸葛亮:糟了,我成替身了! 金主. 哈哈哈,大唐 破笼 侯门夫妻重生后 我在宫斗剧里当皇子 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短视频通古代:全员破防 阶上春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