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不熟有啥吃头啊,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熟透了的葡萄才是最好吃的。宝月都不想搭理自家那牛嚼牡丹—不识货的傻男人了。
小木头自知理亏,不敢违逆媳妇,只得夹起尾巴做人,白天抢着帮媳妇干活,晚上卖力讨好媳妇。
为了吃到媳妇口中所说的那极品美味,小木头没事就跑到葡萄架下瞅两眼,看看葡萄到底啥时候能熟。判了好久,也没见到有熟的,只能趁媳妇不注意,见到点发紫的葡萄粒就摘下来,放进嘴里解解馋。
小木头之所以总也碰不到熟透的葡萄,其实都是宝月搞的坏。为了惩罚自家相公,宝月一旦发现有葡萄熟了,就趁着相公不在家的时候剪下来,然后跟着儿子一起吃掉,让相公总也找不到熟透的葡萄。
宝月没成想第一年的葡萄竟然这么甜,成熟了的葡萄不仅比放了糖的泡葡萄甜,还多了更多葡萄特有的香甜味,吃多了还不倒牙,宝月一天吃两串葡萄还嫌不够吃呢。
葡萄唯一的缺陷就是有点太招蜂了。宝月现在都不敢坐在葡萄架下了,因为总有蜜蜂在耳边嗡嗡。
这葡萄可是新鲜玩意,船营县的有钱人都未必能像宝月这么肆无忌惮地吃。毕竟这边不产葡萄,他们要想吃,得去西边吃。因为交通不便,等葡萄从西边运过来,早就烂了。葡萄过不来,但人可以过去。
船营县里知道葡萄的人应该有一些,毕竟很多书上都记载了葡萄的美味。不过他们应该也只是听过,吃过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别提谁会像宝月这么“异想天开”地种葡萄了。
能成功种上葡萄,真的全靠了宝月在“新世界”的见识,不然但凡少点保暖措施,这些葡萄都过不了冬。
现在整个松江府,家里有葡萄吃的就只有宝月家和宝月的娘家。王有银家的葡萄今年也能吃了。毕竟是一个筐里培育出来的兄弟姐妹,王有银还比自家闺女更会伺候庄稼,他家葡萄架上结的葡萄可比宝月家的多多了。
王有银家的葡萄架上早就没有紫的了,全是一串串绿中泛紫,待成熟的葡萄。因为熟了的葡萄,早就被家里的几个孩子看住了,一旦有熟的,第一时间就下手了。基本没有一串熟了的葡萄能在王有银家过夜。
宝月这边品着美味的葡萄,葡萄藤上还有不少成熟的葡萄。宝月见相公最近表现还不错,抢着干活,十分殷勤,就恢复了他吃葡萄的权利。当然,也是因为葡萄熟的太快,宝月实在吃不光了。
老赵太太和老赵头尝过了葡萄的美味后,也时常来外孙家串门。老赵太太在家憋了大半年了,终于可以抽空出来闲逛了。
年前,李氏在一个布庄里接了个织布的活,她把家里的几个纺车和织布机都翻出来了,又趁机把媳妇们全都叫到一起织布赚钱。虽然织的棉布质量一般,但据说销量还不错。
儿媳妇和孙媳妇们都忙着织布赚钱,孩子也没人照看了,老赵太太就又被迫干起了照看孩子的活计。除了照看孩子,老赵太太还得张罗家里家外的大小事情,忙得都抽不开身了。
老赵太太活了这么久,见得人多了,自然明白自家大儿媳妇的小心思。这个眼皮子浅的大儿媳妇,肯定是见自己天天往外孙家跑,帮着宝月照看孩子,心里不舒坦了,找了个事把自己拴在家里。
虽然心里啥都明白,但老赵太太也没法跟大儿媳妇撕破脸,毕竟以后还要靠大儿子养老。老赵太太虽然想过悠闲的日子,可是如果她趁着大家都忙的时候,撒手不管,以后老了,儿媳妇肯定要拿这话讲道她的。
宝月明白老人的不容易,从来没怪过赵家姥姥。还像往常一样,时不时给姥姥姥爷送点好吃的。
人老了,身不由己啊。且不说赵家姥姥这样温和的老太太了,就连王家奶奶那样强势的老太太,老了之后,在儿子儿媳妇面前,也是越来越气短。老人们只能通过多干活,让儿媳妇开心些。这样,等他们以后老得干不了活时,才能少受点气。
现在赵家姥姥要照看四五个小孩子,宝月给姥姥送的那点好吃的,经常被那帮小淘气包偷吃。老太太那么大岁数了,也不好意思跟小孩们抢东西吃,那传出去还不成笑话了,就只能忍了,还让宝月别再继续送吃食了。
老赵太太倒不是馋这点吃的,主要是她实在太了解自家儿媳妇和孙媳妇们的尿性了。要是让他们闻到腥味,还不得天天上外孙家占便宜去。
老赵太太知道外孙是个疼媳妇的,可不想因为家里女人家的这些破事,把外孙给得罪了,老爷们之间要是闹掰了,可就得不偿失了。为了两家着想,老赵太太表面上减少跟外孙家的往来。
但是中午送完饭后,老赵太太都会来外孙家坐一会儿,想吃啥,就趁这段时间吃了。不过老赵头就没这么幸运了,自己最爱的锅巴都被曾孙子们偷光了,可怜的小老头,啥零食都没有了。
老赵太太这回之所以能跟老头一起出门,主要是因为李氏接的织布买卖停了,孩子们的亲娘都闲下来了,老赵太太终于恢复自由身,可以到处闲逛了。
第63章果酒和五香瓜子 太奶奶一进院门,……
太奶奶一进院门,安安就立马从摇摇马上下来了,屁颠屁颠地往门口跑。见到太奶奶,安安立马就贴上去了,跟个粘人的小奶狗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