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299章</h1>
emem“是!”
emem听着曹彬离去的声音,罗幼度嘴角露出了一抹笑意。
emem果然打仗这事情,全凭一股气。
emem我强则敌怂,我软则敌刚。
emem经过长时间研究历史上郭荣北伐的局势,罗幼度对于郭荣那次北伐的结果抱以不乐观的态度。
emem他相信以郭荣的能力,如果不死,确实有很大几率收复燕云十六州。
emem但可能不是历史上的那一次北伐。
emem真不怪半数大将不愿意打,实在是继续打下去,凶多吉少。
emem取四州三关,已经是那个时候最好最让人满意的结果了。
emem原因无他,历史上周军打得太顺打得太狠,直接让不擅长兵事的萧思温吓得不敢出战,重兵全部龟缩在幽州城下。
emem就看周军打寿州地表现,便可推敲出周军在攻城这方面确实略有不足。
emem打城防更加坚固,兵力更多,战斗力更强的幽州,只怕更加困难。
emem何况除了幽州城,他们还要面对睡皇帝十万轻骑支援。
emem契丹的战斗力无论如何都不是南唐可以相比的。
emem有此“前车之鉴”,罗幼度首先想到就是缓,控制进攻的节奏。
emem面对萧思温,兵贵神速用不上。
emem对方太怂太稳,过于激进,反而不利于战局。
emem故而此次北上,只是拿下一关一州,周军便故作锐气消减,开始分兵四处。
emem一处由罗幼度率领,驻扎于瓦桥关关南,进攻瓦桥关。
emem一处由韩通率领,攻打瀛州。
emem一处由慕容延钊率领,攻打莫州。
emem最后一处是郭荣率领的中央军,在漳水附近压阵,随时支援各部。
emem一开始罗幼度还做做样子,渡过易水打算将瓦桥关包围,但随着对方五千轻骑支援,他果断地认怂,重新从易水退回了关南。
emem这就是失去燕云地的情况。
emem瓦桥关是宋朝抵御契丹最重要的关隘。
emem历史上围绕着以瓦桥关为首,淤口关、益津关为辅的河北三关,发生过数之不尽的大小战役。
emem但相比真正占据地利的要塞,不管是瓦桥关也好,淤口关、益津关也罢,都是依河流而建,看似挽扼要塞,但人马可以轻易地从关隘边上淌过,只做预警之用,并不能真正地做到抵御入侵的效果。
emem随着萧思温的亲自率部而来,瓦桥关的兵力增加到了三万,契丹军底气更足。
emem似乎已经不满足于被动防守了,开始夜袭罗幼度的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