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节(1 / 2)

<h1>大明国师 第308节</h1>

emem姜星火把从堂妹姜萱那里受到的启发,也就是尚未问世的《西游记》中孙悟空与车迟国三位国师祈雨斗法的故事,讲了出来。

emem听完这个故事,朱棣等人不由地陷入了深思。

emem如果这个故事与现实对应起来,谁是车迟国国师?谁把众佛徒驱走做苦役?谁又在主动打赌祈雨?

emem表面上看起来,是在讽刺姜星火,但一旦姜星火能把局势反转,那么谁求来雨,谁就是拯救黎民于旱灾的“齐天大圣”!

emem“疲敌也好,惑敌也罢,似乎在舆战中,都是辅助的手段?”

emem深思后,朱棣看向姜星火:“那么国师在舆战中的杀招,又是什么呢?”

emem姜星火干脆答道:“破敌。”

emem“道理越辩越明,瞄准敌人在舆论上的最薄弱之处,攻其要害!”

emem朱棣对于如何开展舆论战,显然是没什么心得的,如果他有,也不至于被江南士绅们变着花样的骂了四年多。

emem但姚广孝却从姜星火的话语中,领悟到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emem姜圣,不仅是要破解眼下景清血誓,给变法造成的舆论困境。

emem而且还要借着这个机会,直接攻击理学!

emem第289章 飞天

emem敌人,在舆论上,哪里最薄弱?

emem不用朱棣思考,姜星火直接给出了答案。

emem“天理。”

emem“陛下想来是对程朱理学,也有一定了解的。”

emem朱棣硬着头皮点了点头,他确实有一定了解,但这个一定,着实不太多。

emem不过大约是晓得朱棣父子的理论水平应该比较薄弱,姚广孝帮忙解释道。

emem“程朱理学,认为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天理。”

emem“而要追寻这个天理,就要从万事万物的本身上去讲求,也就是格物致知(天理)。”

emem“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但是《大学》本身,并没有对格物致知做出解释,现在的解释,是后来人的理解。”

emem事实上,在这里,就已经埋下了某种关于最终解释权的隐患,姚广孝继续道。

emem“程朱理学里的格物,有两层含义。”

emem“第一层,是格除心物,如果用佛家的说法,那就是格除贪嗔痴。”

emem“第二层,则是格除外物,也就是了解这世间事物的道理,这理只能在具体的事中学,但学会后则可用于一切事中.不拘泥于一二事物,也不要求格除全部外物,但总归君子是要格物的,否则无法致知。”

emem“原因就在于,致知,这里面的‘致’是极致的意思,‘知’则不仅仅是知识,还是知性、感知的意思。”

emem“格物与致知的关系便是说,格物是致知的经过,致知是格物的目的。格物致知连在一起,就是通过格除心物和外物,让知识和感知达到极致,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思,有些接近。”

emem姚广孝对于程朱理学主要内容的讲解,非常简单易懂,朱棣和朱高煦父子听懂了。

emem但又没懂。

emem朱高煦挠了挠胡子问道:“可这跟舆论战有什么关系呢?”

emem“关系就在于。”姜星火揭晓道,“程朱理学,无论是二程还是朱熹,都没有告诉这个‘格物’到底是怎么‘格’的,也没有说清楚‘格物’所‘格’出来的‘天理’,究竟是什么样子。”

emem“那么.”朱棣忽然有了某种猜测。

emem姜星火平静的话语,证实了朱棣的猜测。

emem“理学做到不到的,科学能做到!”

emem“科学,可以用所有人都看得懂的办法来‘格物’,也能把‘天理’的根本道理,通过实验和理论,让全天下人,都弄清楚。”

emem“而第一个要证明的道理,就是雨的道理。”

emem姜星火的话语落在朱棣的耳朵里,颇有些振聋发聩。

emem“高高在上的成云致雨,是敌人拿来攻击我们的天人感应吧?是字面意义上的‘天理’吧?”

emem姜星火的目光陡然变地锐利了起来。

emem“可是程朱理学,能解释清楚,成雨的天理是什么吗?”

emem“他们不能!”

emem“之所以这套理论,没人能否定,就是因为成雨在传统概念里,是老天爷的能力,是无法证伪或者证实的。”

emem朱棣微微有些激动了起来,这对于他来说,舆论战这个无形的战场,是一个不亚于上阵砍人的全新挑战。

emem“成云致雨的道理,国师确实讲过,可国师该如何给天下人证明呢?”

emem姜星火淡淡一笑道:“在诏狱里,受限于环境,自然无法证明,但这不代表,现在不能证明。”

emem“科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实证。”

emem“只要飞到天上去,人为地促使云层降雨,不就能证明了吗?”

emem飞到天上去?

最新小说: 穿成升级流里的炮灰后 一觉醒来跌落神坛了 万人嫌养子被迫联姻后[穿书] 拒绝二婚妻[快穿] 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 重生成为异兽世界的团宠 七零档案记录员[穿书] 【快穿】我什么都可以 灭丫的,叫你重生! 掠宠韶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