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到来,子蚕的身影没再出现在虞城,她跟随商队四处贸易。夏日到了,子蚕还是没出现,虞母等得着急。虞父劝慰虞母,规方远着呢,消息哪有那么快传来。
夏日,缗方派出使者前来虞城,这次为首的使者身份高贵,他是虞苏的大姐夫姚示帛。姚示帛不是自己一人前来,还带来妻子虞云和三个孩子。他不只带妻子回娘家,还给妻家捎带一件来自规方的木牍。
作者有话要说: 姚示帛:真没想到他是帝子啊!阿云,你们虞家姐弟,挑选夫婿的眼光都不错。
虞云(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对,干脆不回答):……
————————
随身携带贝币玉珠,奈何不能吃的子蚕(敲开一户人家,饥肠辘辘):给口吃的吧。
第98章任方的准备
两年多了,在虞母记忆中,儿子的模样始终鲜明,他是那么温和,孝顺。他从小到大,就没吃过什么苦,深受家人的疼爱,却要去那么危险的地方,想想就止不住心疼。他穿得暖吗?吃得饱吗?生过病吗?虞母知道姒昊会照顾他,知道儿子不会孤独无援,自己不该如此担心,可就是止不住。
想他不知道在哪里受苦,心就如同针扎一样。好在,后来有子蚕,子蚕给她带来了好消息。知道他们过得平安,知道他没遭什么罪。
在虞母最担心的日子里,也曾埋怨虞父,怪他明明知道却没拦阻儿子,怪他隐瞒。虞父说虞苏已成年,有自己的决定,总不能将他绑住,不让他跟随姒昊。他们说过会回来,以后肯定要回来,儿子会烧陶,姒昊的能耐大着呢,他们结伴在一起,路上就不会有事。
虞父只是劝慰,他心里都知道不是这么回事,他年少时也去过异邦,还遭狄人俘虏,后用大彩陶盆赎回。危险是危险,但他开阔了视野,增长见识。他确实没想到温和的小儿子,竟会是他最不安分的孩子,姒昊是帝子,自己这个儿子可也不是寻常人。
时常出入宫城的虞父,见识过真正的大贵族,他们身上有一份禀性,端雅从容,却又无所畏惧。苏儿和他们相类,令人感慨,倒是希望他像邻里的孩子那样,是捕鱼也好,种田也好,能平平安安留在身边。
姚示帛以缗君使者的身份抵达虞城,他先将妻儿安置在妻家,才去谒见虞君。虞云的到来,这是虞家的一件天大的喜事,出嫁后多年的大女儿,终于带儿女回娘家省亲。自从虞苏和姒昊离开,两年多来,虞母还是第一次如此喜悦。
虞母曾以为,她离开虞地的子女,像被风刮走的种子,在别的地方生根发芽,拔不回来。其实并非如此,这个大女儿还是回来了,并带来三个孙儿。
虞母和虞父的喜悦,还不只于此,更因为姚示帛带回来虞苏的信。一块平滑的长方木板,上面写满帝文,姚示帛告诉岳父岳母,这是虞苏亲笔所写。虞母觉得不可思议,苏儿竟然会写帝文,他是什么时候习得呢?又是谁人教他?
“女婿,苏儿都说了些什么,你帮我说说!”平头百姓根本不知道帝文存在,虞母知道,她丈夫毕竟在宫城任职。
“小弟说他和帝子在规方过得很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住在雒溪,一起治理帝邦的旧民,帝子有数千的子民。他写这些字时,姒昊刚联合昆戎,在规君的带领下打了一场大胜仗。以后等在规方的战事结束,他和帝子会回来,他们不会一直住在规方。”
姚示帛是缗方的卿臣,他认识帝文,他用平实的语言跟虞母讲述。虞苏写的内容,就是姚示帛也感到吃惊,他吃惊不再在于规方联合昆戎逐走西道的穹人,而是虞苏能熟练书写帝文,而且言语优雅。
他这个小弟,竟具备当卿臣的技能。
虞母听后泪落,拭泪说:能回来就好,他这一去就是两年,让人多担心!我是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虞云在旁安抚母亲,跟着一同落泪,她即心疼这个弟弟,又为他高兴。
“联合昆戎,打的是穹人啊,女婿,规方西道被打通了吗?”虞父顾不上感伤,他对听到的消息很是震惊。穹人封锁规方十数年,而今竟被姒昊打通!
“打通了,春时我就听外来的戎人在说,当时还不知道小弟和帝子都参与。”缗方临近戎地,消息灵通,姚示帛又是缗方的卿臣,他自然知道这么件事。
虞父陷入沉思,看来消息已经被传开,只是他没有居要职,所以没有听闻。姚示帛瞅眼妻子和岳母,见她们自己在交谈,没留意他们的对话,他喃语:“而今天下人,都知道帝子的存在,晋夷近来在寻丘增兵,我就是为此事来见虞君。”
晋夷的反映很迅速,增兵寻丘,这是在向戎地和河洛诸方国施压。缗方感到强大威胁的逼近,由此缗君派姚示帛出使,想跟虞君求援。
“阿蒿……帝子,帝子有口信要带给任方吗?”虞父不大习惯唤姒昊帝子,想起以前这家伙在家里劈柴,挑水,实在难以联想他是个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