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1 / 2)

“今天让张路送他俩去书院吧,咱们休息一日。”

木坊有文恒盯着,铺子有余虎盯着,至于安兴县和其他县城的分铺,每月去一次就行。

如今除了安兴县的竹叶记玩具铺,他们在周边的几个县城又新开了好几家。

叶安年想想再过两天福崽和丁秋就要休沐了,如今大好的春光可不能浪费。

遂侧身过去,一脸神秘的望着江竹:“你想不想放风筝?”

江竹见他一双眼睛亮晶晶的,面上神采飞扬,笑道:“好啊。”

“那咱们趁着今天扎几只风筝吧,等孩子们休沐,一起去后山上放。”叶安年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

江竹无奈,伸手捏了捏他的脸颊:“你就是闲不住。好不容易在家休息一天,你还要扎风筝。”

“扎风筝又不累。”叶安年不以为意,“咱们一起啊,就当打发时间了。”

“好。”江竹自然答应。

眼下天气也暖和了,送走张路和两个孩子,叶安年就从自己的木雕室里拿了工具,搬到院子里的石桌上。

江竹煮了一锅桂花莲子粥,又拈了一碟子点心,跟叶安年一起坐在院里扎起风筝来。

两人一上午就扎了三只,一只蝴蝶的,一只蜻蜓的,还有一只小狗的。

小狗浑身黝黑,吐着舌头,一脸傻乎乎的样子,是叶安年照着铜钱画的。

“下午咱们再去村里找几个人一起做吧?”叶安年看着扎好的纸风筝,兴致愈发浓了。

“大家可以做来给自家孩子玩,等上手了,多做的那些,我就放到铺子去卖。”

自那次张娟带着孩子去镇上看病没多久,老叶家就分家了。

叶全和吴香莲分给了老大叶成海,三人留在了叶家老宅。

而二房叶成江和张娟,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月牙村,说是要去寻访名医,给小儿子看病。

自此一走,再也没有回来过。

如今的老叶家是人丁凋落,老两口一把年纪还得下地干活,养着那整日游手好闲的大儿子。

村里的人都不约而同的远了他们。

没了那些整日作妖找事的人,叶安年把做手工小玩意儿的手艺,传遍了村子,教村里的婶子夫郎、姑娘小哥儿的捏捏泥人,做做竹编的小玩物,他会定期来收,也帮着村里人多增加一些收入。

所以做风筝的事,只要他一招呼,就会有一堆闲着没事的夫郎婶子凑过来学,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

自己做的又不用花钱,能哄孩子玩,做多的还能交给叶安年赚点外块,一举两得了。

“净想着怎么赚钱了,”江竹抬手在他额头上戳了一下,“财迷脑袋。”

“不赚钱,拿什么养你和两个孩子。”叶安年停下手里的活儿,朝他笑笑。

江竹也跟着笑起来,托腮看着他:“好好好,我们年年真能干。”

叶安年抽走他手里的竹篾:“那你还不快帮忙。”

“来了。”江竹一双好看的桃花眸眯起,拿着鱼线,把竹篾绑成圆形。

第169章 放纸鸢

之后的两日, 叶安年带着大半个村的人扎起了风筝。

月牙村依山傍水,杨柳茵茵,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挂着一两只颜色绚丽的风筝, 衬着那盎然的春色,俨然一处处亮丽的风景。

转眼到了鸿福书院休沐的日子,福崽和丁秋难得起的比叶安年和江竹都早。

蹬上鞋子就跑到院里, 看挂在房檐下的风筝去了。

雨燕风筝, 是最简单基础的样式, 但叶安年扎的却比一般的燕子风筝要灵动许多, 墨色描画的翅膀和剪刀尾仿佛自烟雨中飞出的一般。

竹蜻蜓的又很轻盈灵巧,翠绿的翅膀, 殷红的眼睛,一点嫩黄的背脊, 仿佛裹了一身的春意。

至于小狗风筝,福崽凝神细看,又扭头看了一眼蹲在自己脚边的铜钱。

半晌挤出一个字来:“像。”

“是很像, ”丁秋蹲下来摸了摸铜钱的头,“简直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福崽“嘿嘿”一笑,扭头跑进屋里去叫两个赖床的大人。

东屋,叶安年和江竹都已经醒了。

两人裹着被子,趴在窗户边, 听两个孩子在窗根底下说话。

听了一会儿, 房门就被敲响了,福崽在外头喊:“哥哥,江大哥, 你们醒了吗?起床去放风筝啦!”

这下没法再躺了,叶安年应了一声, 拉着江竹从炕上爬了起来。

洗漱收拾完毕后,张路已经把朝食做好了。

几人围坐下来吃了饭,就拿上风筝往后山去。

五个人到的时候,望月山脚下已经分散了几个正在放风筝的小孩儿,手里举着描画粗陋的风筝在空地上跑来跑去。

“快呀!我们也来!”福崽抱着那只小狗风筝兴奋地跑在第一个。

最新小说: 全家偷听我心声后,杀疯了 大王万万不可 重生后,成了病娇九殿下的心尖宠 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 糟糠之妻做皇后 天下继兄一般黑 咸鱼[快穿] 重生中奖前,目标,桃李满天下 侍郎家的小少爷 重生回雌君少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