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农已经迫不及待地下到了井底,吕长史也一改这几日的心事重重。
所有人都喜笑颜开。
云舒捏紧的拳头也悄悄松开了。他轻轻吐出一口气,转头看了一眼浩瀚大漠尽头的那轮红日,慢慢牵起了嘴角。
两日后,西州城外的蓄水池里已经蓄满了水。
于此同时,庞农自觉跟着夏王殿下几天,已经学会了找水源的方法,于是斗志昂扬地组织将士们开始挖掘井渠。
一条井渠可怎么够用,夏王殿下说了只要井渠挖得够多,就能形成一大片绿洲,到时候就能种出很多很多的粮食。
边关将士们除了每日的训练外,也是要劳作的,毕竟离中原那么远,他们的粮食,不可能都从其他地方运送过来。
几天后,就在云舒想着下一步该干点什么的时候,庞农突然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
“夏王殿下,您看这是什么?”
只见庞农捏着一大块黑疙瘩,举到云舒的面前。
云舒接过黑疙瘩,看了看,闻了闻,“这是,煤炭?”
庞农并没有见过这个东西,他也根本没有想过,自己在拿到这个东西的第一时间,为什么不是去找将军,而是来找夏王殿下。
他两眼亮闪闪地看着云舒,问道:“炭不是用木头烧出来的吗?我们这干得连树都没有,怎么会有炭的?”
云舒简单解释了一下煤炭的形成,庞农听得晕晕乎乎,但有一点他听懂了。
这东西比用木头烧出来的炭要好使!
云舒:“你在哪里找到的?”
庞农有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就是挖井渠的时候,挖着挖着就出来了。”
云舒:“……”
这是什么逆天的运气!
庞农还觉得自己运气不好,颇为丧气道:“我以为找到了一条很好的井渠路线,不曾想没挖多久就被这黑疙瘩给堵住了,好大一片呢,绕路都绕不了。”
云舒:“……”
随手一挖就是煤矿,太让人妒忌了!
他咳嗽一声,“你去找下你们将军,我们准备开采煤矿。”
庞农这才想起来自己的上峰是萧谨行,他怪叫一声,从云舒手里抢过煤,一阵风似地跑了出去。
云舒:“???”
不到一盏茶的工夫,萧谨行就带着庞农过来了,只是与之前相比,庞农肉眼可见地耷拉了,甚至还能看到他屁股上的脚印。
萧谨行倒是没有客气,开门见山道:“前朝曾有过开采煤矿的记录,本朝倒是没有发现太多煤矿。夏王殿下,是打算用这个来做什么?”
云舒总感觉两人只要一见面,就有点剑拔弩张之感,明明他跟萧谨行的手下相处得很愉快。
没见庞农头顶的名字都已经绿了很久嘛,只萧谨行的头顶是雷打不动的红。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没有问题,是萧谨行太难相处。
“煤,高温燃料,可代替木炭。”云舒不紧不慢道:“我们可以用它来烧砖,亦或是……锻刀。”
萧谨行听到最后两个字的时候,猛然抬头,紧紧盯着云舒。
由于西州缺少木料,西州军的武器已经很久没有锻造修理过了。
第16章
萧谨行:“锻刀?”
云舒点头,“兵器锻造常以木炭作为燃料,但木炭贵重,且西州也没有如此多的木料可以制得木炭。现在有了煤,就可以建造锻刀坊,以煤为燃料锻刀。”
前几天云舒就注意到西州军的装备已经有些陈旧,将士们的陌刀上甚至已经有了豁口。
大雍朝东南西北各处边关守军,加上各城以及京都守军,共有几十万人。如此多的将士,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最新最精良的装备。
不少兵士入伍领的铠甲兵器,还是前面退伍的人留下的,一用就是十多二十年。
西州军由萧谨行统领,且萧谨行的父亲萧丞相还能在朝中运作,即便如此,西州军的军备也用了至少五年以上。又因为之前收复西州之时,西州军与突勒的大小战斗多到数不清,兵器的磨损就更严重了。
这是萧谨行的一块心病。
他要求更换军备的奏折,已经提交上去许久,却至今没有回复。不用想也知道,各处军队都在要求更换军备,然而朝廷的匠作监根本来不及制作那么多。
所有人的奏折,都被压着。
萧谨行虽然被云舒说中了心中所想,但却觉得这人更加可疑起来。他毫不客气地坐下,找了个舒服放松的姿势,挑了下眉问道:
“殿下可知,私铸兵器,那可是死罪。”
即便各封地的王爷拥有封地治理权,却也没有铸造兵器的权利。大雍所有军队的兵器,都只能由朝廷的匠作监提供,这也是各处缺少军备的根本原因。
但即使各处缺刀少甲的状况日渐严重,朝廷也不可能放开政策,给地方上铸造兵器的权利。对于帝王来说,那不是解决问题,那是给各地造反提供便利。
面对萧谨行如此直白的指控,云舒不急不缓地回道:
“萧将军说得哪里话,咱们哪里是私铸兵器了,不过是将士们兵器毁损,日常修理维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