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算起得早的,早饭吃到一半,楼上才陆陆续续响起动静,他们用完饭收拾行李便往县城去,路上只需半个时辰。
看榜可请人帮忙看,不需亲自到场,来庄子上玩的其他书生不紧不慢的,应当是找了人帮忙看。
到了县衙,未到巳时四刻出案时间,外边已经守着许多书生,许灏瑞将师傅和小夫郎安置好在县衙附近的茶馆,才过去。
姚佑启四人已经挤在了人群里。
巳时三刻,知府与县令一同穿着官服出来,身后跟着左右各一名衙役,三声号炮鸣放完,衙役将榜书贴在榜上,身后遮挡的红布再覆在榜前。
知府简单说了两句,约好宴会时间,地点,巳时四刻,再鸣放三声号炮,方掀开红布,榜前的衙役也都往两边退,让出地方方便他人看榜。
知府身后有另一衙役在读榜,但其声皆被下方,或喜泣,或悲泣,或欢呼,或叹息……种种喧闹声所覆盖。
知府则竖起右手,让衙役莫念了,让他们独自看去吧,其转身招县令一同回衙内。
姚佑启四人被挤散,倒是被越挤越往后,许灏瑞下盘稳挤出来的人挤不动他,便往一旁挤,生生给他让了一条道。
又仗着身高,快速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扫视,第六名是姚佑启,第十六名才看到自己的名字,伍玉生是第二十八,第四十七是黄旸,再后面都没看到杨曙光的名字,倒在倒数第二看到了许兴文三字。
许灏瑞挤向踮起脚尖看榜的姚佑启和伍玉生旁,拍了他俩肩膀,“我看到了,你俩皆在榜,只有曙光未上榜,你们好生安慰他一番。”
姚佑启和伍玉生先是一喜,后又为同伴伤感,俩人跟着许灏瑞挤出去,在外找黄旸和杨曙光,许灏瑞先去茶馆与小夫郎他们回合。
“可上榜了?”
张大壮伸长脖子望着茶馆外,见着他回来,站起身问。
林清玖也满含期待地望着他。
许灏瑞点了点头,“中了,第十六名。”
张大壮握着双手连道,“好,好,太好了!”
林清玖抱着栗崽站起来,弯着眉眼,笑吟吟道:“阿瑞好厉害!中了秀才。”
栗崽不明所以,但不妨碍他跟着说,“爹,好腻害!”
第一百八十章 县学
每个镇上有书生考中了秀才,镇上衙门也会贴出名单公示其姓名和名次,以及哪个村子、或哪条街的人以此区分同名同姓之人。
县衙出了榜单过后一个时辰,各镇上也贴出新晋秀才名单。
哪位书生考中了秀才,消息一下就传开。
何村长知晓村里出了两名秀才,可了不得,与有荣焉,连见了许唐氏脸色也缓了几分,上门与她道喜,村民们也纷纷向许唐氏家贺喜。
随后也到村尾来,被告知人尚未回来,只好另寻时间上门道喜。
因知府在衙门附近的酒楼订的午时宴席,许灏瑞他们还有时间在县里逛一圈,等时间差不多才去酒楼。
顺道在此订个雅间,让林清玖和张大壮,以及栗崽用饭,歇息。
姚佑启三人轮番安慰杨曙光,因要去参加宴席,只好将其交给张大壮看着,几人约好最后一同回镇里。
平均一个县大约有十来个秀才,此次七个县新晋的秀才均在此宴席上,共有七十余人,案首是临安县人——崇学术,此人刚及弱冠。
临安县县令带着他与知府敬酒。
许灏瑞与姚佑启三人,除姚佑启外,名次不算突出,趁没注意就躲在一角落。
姚佑启给他指着与知府敬酒的书生,“那人就是案首,看他们县令多宝贝,咱县令可谓一股清流,身旁不带一个秀才去巴结知府。”
许灏瑞看向知府与县令那一桌,倒真是,温承钰身后无一书生,而其他县令身后都有一到两个均在此次院试中名列前茅。
其余六位县令忙把本县成绩不错的秀才,向知府举荐,让他们有机会争取进府学。
许灏瑞看向温承钰时,温承钰不经意转头朝他们看过来,许灏瑞见状朝他举了举酒杯,后者微怔也朝他抬了抬手中的酒杯。
姚佑启三人连忙双手执起酒杯一同陪喝,伍玉生晕乎乎道:“县令大人如此友善,竟主动与我们祝酒。”
许灏瑞笑笑。
知府给出了几个府学名额,转而问温承钰,“温县令,你县里的秀才,可有推举到府学来的?”
温承钰温和地笑道:“本县里这些新晋秀才学识比不上其他几个县的秀才,本次最高名次也才第六名,还是县学里夫子之子。”
知府笑道:“哦,那怕是不会到府学去了,但我给你留有一名额,随你举荐,我都准了。”
温承钰推拒不成,只好道:“那我问问可有自荐去府学的。”
说完,他站起道,“在座容川县的秀才们,本官处有一个府学名额,可有人想要?”
姚佑启暗自摇头,小声嘀咕,“我爹早说了要亲自教导我。”
伍玉生道:“人生地不熟,我也不去,还是与佑启一同入县学做伴好。”
黄旸连连点头,“我也不去。”
三人看向许灏瑞,后者道:“我家里还有田地要打理,去不得。”
姚佑启点头,“挺好,届时我们可一同进县学。”
去了府学,初一十五也未必能回来,县学不同,近起码好回家,许兄选县学是对的。
他们四人不想去,另外六人均到温承钰面前自荐,温承钰便让知府挑个合眼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