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赵原查完房后,赶到多功能报告厅参加神经外科的学术会议。
柳莎看到赵原之后,将他领到前排坐下。
身侧几个医生都主动与赵原打招呼。
赵原跟他们仅有一面之缘,但他们对赵原的印象深刻。
会议由单振宇主持,台中央均是国内顶尖专家,联席座谈。
几位专家以赵原夜间做的手术为引,对神经外科的未来发展做了畅想,引出了好几个趋势。
其中有一个话题比较特殊,有关手术机器人在神外领域的应用。
作为老一派的专家认为手术机器人尽管发展势头迅猛,但仍有长远的路要走,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新一派的专家觉得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应用,会随着智能化崛起,对行业起到极大的颠覆作用。未来医生会变成助手。机器人才是主角。
各执一词,会议气氛十分热烈。
柳莎看了一眼身侧的赵原,轻声问道,“你支持哪一方?”
赵原略微思索,笑着回答,“我觉得机器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普遍,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医生这个职业不会被完全取代,但要做好角色转变,从主导者变成引导者。我们要启发机器人,让它更会做手术。”
柳莎惊讶地看了一眼赵原,“倘若有一天,机器人可以做任何手术,咱们学的东西岂不是白费了吗?”
赵原笑着说,“当机器人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我们要改变角色,成为机器人的训练师,让它们不断提升实力。人的力量太渺小了。我们对疾病的了解存在太多不足。当出现更多的工具时,我们不应该排斥,应该包容。”
柳莎感慨道,“这些专家将你与机器人进行比较,认为人通过不断练习,可以做到精准无误。有人甚至提议,让你与机器人来一场比赛。”
赵原哑然失笑,“这个想法实在太荒谬!机器人无法自主手术,归根到底,还是由人控制机器人做手术,精度或许会更高,但手术过程中,还是需要人去做判断,做选择。其实更像是外骨骼,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
柳莎惊讶地看了一眼赵原,“你觉得自己能赢?”
赵原淡淡一笑,没有正面回答。
未来或许会输,但现阶段,赵原有一定的把握。
机器人在全球的应用并未完全普及,一些复杂的手术,其实还不如成熟的医生做得好。
如今运用比较多的是骨科机器人。
在华国很少有医院会引入骨科机器人做手术,最多打个幌子,作为宣传手段。
至于神经外科、心脏外科,国内研究机器人做手术的团队屈指可数。
天华有机器人手术团队,处于试探阶段。
但,人要有远见!
说不定哪天技术突破了瓶颈,程序简化,更容易操作呢!
就像是九十年代觉得楼上楼下家家通电话是难以置信的事情,谁能想到三十年后,年过七旬的老太太拿着智能手机熟练地扫码支付呢?
会议结束,单振宇带着一名神外泰斗朝赵原走来。
“这就是那台手术的主刀医生,我院急诊外科的副主任医师赵原。”单振宇介绍赵原时,十分骄傲。
赵原连忙主动打招呼,“欧阳教授,您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