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等了许久,都没等到张家落井下石,还有提起巫蛊事。
最后,李昭下旨。
其一,如今新朝初立,三王之乱后四海凋敝,民不聊生,应当尽快以恢复民生经济为要务,不兴大狱。
且曹妃一人之错,祸不及族人,赐其鸩酒。但父兄教导不善,降公为侯,爵位不许承袭,不再荫封子孙,没收其家七成田产,授予无田贫农,三服之内族人,十年内不许参加科考。
其二,下令禁毁谶纬、巫蛊等书籍,倡令读书人应效法汉儒朴学之风,将于开平二年加开恩科,提拔饱学有才之人,为天子门生。
其三,皇子睦身染重病,送其至汤泉行宫休养,由前太医院院判杜朝义照料,其长子杜仲医术精湛,曾侍奉过先帝,此次三王之乱中居功甚伟,特命其为太医院院判,接旨之日,速携家小赶赴长安。
旨意一发,满朝文武盛赞陛下宽仁大度,怜悯弱小;贫农感激圣人救命赐田之恩;读书人更是对皇帝赞美不已,赏罚分明,顾念民生,言其有汉朝文景之风。
而我呢?
我的睦儿遭了一回罪,被他生父狠心夺走后,小半年后,又被他爹爹送还给我。
这大概就是贵妃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吧。
第112章选贤举能有奶就是娘!
十二月转瞬即至,不知不觉,睦儿就快满周岁,而我回长安也快两年了。
这些日子,李昭一直没有回家,他在忙曹氏案、处理勤政殿还有各种朝政。
其实这也好,他需要一个人和一段时间,从这事里彻底走出来,冷静下来,想一想睦儿中毒事的关窍,琢磨一下日后该怎么走。
帝王的路,比我的路更复杂、更艰难。
他没来,却时常打发胡马过来瞧我们母子。
自打那蛊虫取出来后,睦儿身子日渐健壮,沉了很多,再也没发烧,便是连哭都很少见。
胡马逗睦儿时,与我“闲聊”。
素卿听闻杜老在汤泉行宫给睦儿治病,请求李昭,说杜老乃天下闻名的杏林圣手,璋儿身子素来孱弱,请杜老给璋儿瞧一下。
李昭淡淡拒绝了。
说杜老擅长的是千金小儿科,皇后莫急,朕心里也记挂着璋儿,待杜老长子杜仲来长安后,伺候朕的空儿,慢慢地也给璋儿调理。杜仲当年是侍奉先帝的,医术不输乃父。
李昭都这么说了,素卿就算再不满,也只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