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她生气的是,国公爷跟她说,以后长子的俸禄和赏赐让他自个收着,不要再入公中了。俸禄她倒不看在眼里,一年也就那么点银子,他自个收着就自个收着了。可赏赐却是大头,长子能干,圣上隔三差五就有赏赐,那些物件可都是难得的御品,无论是自用还是送人都是件极有面子的事。
当然了,那些有御赐极好的不能送人,不然就是欺君大罪了。不过可以传家呀!世家的底蕴如何来的?可不就是一代一代地沉淀积累?
金九音一早就出了侯府,祖母派人来说收到老家的信了,让她回去念念。
信昨儿就到了,只是天晚了,葛氏便没让人去送信,今儿一早才去的。她没想到孙女这么快就回来了,不由嗔道:“没用早饭吧?你说你这丫头,信就搁这儿了,早看晚看都是看,还能跑了不成?”
“咱家还能缺了我的饭不成?”金九音理直气壮,“祖母,我这不是着急知道三叔公他们的情况吗?”
最想知道东林哥考中秀才了吗?她出嫁老家能来多少人。
金九音的好日子订在十一月底,那个时候虽然已经秋收完毕,但要算上路上的时间,得提前动身,她担心和秋收撞上了。金九音希望三叔公一家能来,但也知道农家最看重的便是土地和粮食,若是不得空来给她送嫁,她也是能理解的。
“给你,快念念吧。”葛氏把信递给孙女,其实她心里也盼着呢。
金九音拆开信封,展开信纸,先一目十行地飞快扫了一遍,然后才一句一句的念给葛氏听。
信是东林哥执笔的,口吻却是三叔公的。
金九音念给祖母听自然是她翻译后的大白话,“祖母,三叔公说今年的年成好,夏收的时候粮食比往年多了一成。秋季的庄稼长势也好,玉米棒子可大了------”
“好,好。”葛氏种了一辈子的地,最高兴的便是多收粮食了。有了粮食就能吃饱,就能活命。
“祖母,祖母,东林哥考中秀才啦!”
“好,好,我就知道东林这么勤奋聪明的孩子肯定能中的。”葛氏更加高兴了,还有什么比小辈有出息更高兴的事呢?
“祖母,祖母,三叔公说他们会举家进京给我送嫁------”金九音高兴的喊。
“好,好,到时候让你东林哥背你上花轿。”葛氏笑得合不拢嘴,脱口而出,说完之后就意识到不妥了,不由朝金九音看去,“祖母一时高兴说秃噜嘴了,按说侯府那边世子的血缘跟你最近,该他背你上花轿。”
金九音道:“什么远呀近呀的,他们一个是二房的堂哥,一个是三房的堂哥,不一样远近吗?我觉得东林哥背我就挺好,人家世子能瞧上我不?也许还嫌弃我这个堂妹丢他脸面呢。再说了——”
她话锋一转,“东林哥干惯了农活,长得结结实实的,也有劲,背我背得稳稳当当的。世子身娇体贵,能背动我不?要是再把我摔着了怎么办?”
背不动倒是不至于,怎么说林逸轩也是跟着武师傅练过的,这不过是金九音找的借口罢了。
葛氏见过这个侄孙子一回,长什么样已经忘了,就记得精瘦精瘦的,“对,对,还是你东林哥稳当。”
祖母俩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背金九音上花轿的人选。
“祖母,既然三叔公全家都来,咱得提前收拾好院子,您看收拾几个院子合适?”金九音兴冲冲的问。
葛氏有些被问住了,在乡下的时候,一家人不都住一个院子吗?京里的规矩却不一样,像他们祖孙四个,明明一个院子就住下了,却分住了三个院子:她带着小孙子住一个院子,孙女住一个院子,大孙子住一个院子。
“九音,你说收拾几个院子合适呢?”
金九音想了一下,道:“按说三叔公和三叔婆一个院子,丰收叔和丰收婶一个院子,东林哥和嫂子一个院子,东山哥和东富住一个院子,银环跟着我住。”
“得收拾四个院子,不过咱们家太小了,没有这么多空闲院子了。不过不要紧,咱又不是大户人家,那么多讲究,收拾两个院子就够住了。”男的住一起,女的住一起,三叔婆和丰收婶也可以跟着祖母住呢。
葛氏满口答应,“就按你说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