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整顿河北兵马
章越从相州一路前行,抵至大名府。
如今判大名府的是文彦博。
韩琦一去,嘉祐三相只余文彦博和富弼,而镇守河北的宿臣也只有文彦博一人。
大名府乃北地第一繁华之处,但见城池高大,壕沟纵横交错,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耸入天边的鼓楼。
百姓出入城门皆经过严密的盘查,但仍禁不住人潮从远方涌入大名府,进了城后,随处可见甲骑巡逻。
真不愧是河北第一重镇。
这大名府的设立与吕夷简有关,当时辽国要南下,仁宗打算弃都迁往洛阳。
吕夷简表示反对,认为应该反而要建都大名,表示官家要亲征的决心,向辽国示威,如今辽国反会害怕。仁宗采纳吕夷简的建议将大名升格,成为成为陪都,并以重臣守之。
辽国得知后,果真放弃了南征的打算。
这也是天子守国门的大宋版。
文彦博亲自出留守府迎章越,还有他两个小儿子文维申,文宗道。
章越心想,宋朝对辽国的了解并不多,他这一次宣抚河北,为了了解辽国情况,天子将每年出使辽国的使臣所写语录都给章越抄写了一份,让他知道辽国国情。
宋人嗜吃羊肉,而大宋的官家更是带头者,就拿当今官家一年宫里要消耗一万七千多头羊。而官员也不用说,每年的俸禄也有口料羊一项。
“如今辽人嗜茶如命,但又不产茶,故而都靠我们茶叶输入所来。我们可以用钱收购世面上的茶引,再加征茶税,给辽人来一个下马威。”
章越看了之后,气笑道:“这还谈什么?这样下去谈也谈不出个结果来,倒不如全盘答允辽人算了。几乎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不给我们。”
章越觉得这个评价很正确,丙吉和文彦博这样,才是我等为官榜样。嘉祐三相中,文彦博最为精通为官之道,或许这也是他寿命最长之故。
章越问道:“若辽人真来,不知有几成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