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变法时,王安石与二苏间的政治分歧。苏轼苏辙公然反对王安石新政,后先后遭到政治磨难。
苏轼父子三人的政治思想,说到底是源自欧阳修一脉,以基于人情和顺达为主。而最早苏洵和王安石都是受到欧阳修的赏识和举荐。
好似原先相交的两条线,中间分开了好一段,最后又合在一起。
苏轼也想借着这一次见面消弭与王安石间的误会。而王安石面对吕惠卿的来信选择了拉黑的方式,但对苏轼来访却二话不说立即骑着自己那头瘦毛驴相迎。
二人在半山见面相对而揖,然后入宅谈论诗论禅。
王安石读到苏轼一首黄州所写的诗后道。
“冻合玉楼寒起粟,
光摇银海眩生花。”
王安石对苏轼道:“道家以玉楼指人的肩膀,银海指人的眼睛。可是如此?”
苏轼听了感慨,天下能如王安石这般博学的能有几人?
二人相谈极欢,王安石门下心道,这些年对于政见相异之人,除了章越外,也只有苏轼令他如此欣赏了。
苏轼与王安石一聚便分别,二人却恍如老友一般。
苏轼对王安石道:“今日能从于大丞相门(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anshuc.cc。手机版:https://m.kanshu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