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她也的确怨恨过他,所以临死之前,心硬如铁的以决别了断。
不过仿佛是当她终于确信,贺衍并非幕后主谋时,就不再怨恨了。
可那不是谅解。
爱恨归零,这是她在继续坚持生死陌路的决别之辞,就算再度重逢又能如何?我不会让你知道,永远不会让你知道我已归来,就在你的面前,我们,永远再不相干。
是的,她不会谅解,就算这时眼看这男人已经濒临垂死,她也不会谅解,不会被他的自责打动,因为那些自责的话没有一点意义,贺衍,如果你真的感觉愧疚,为何不还我父母二族清白?为何还要纵容那个幕后真凶?!
不过就算你什么都不做,亦无所谓了。
因为这原本就是我的使命。
十一娘站在巨大的殿堂外,握紧了拳头,目光看向含象殿的方向。
这样又不知站了多久,她看见似乎已经彻底恢复冷静的贺烨领着江迂飞快往这行来,对她微微颔首之后,便走入殿堂,不久,贵妃终于出来了。
圣上又睡过去了。
贵妃拉着十一娘在游廊上跽坐下来,又有好一阵没有开口。
阿姑节哀。十一娘终是不忍,轻声劝慰道。
你不该来此,韦氏分明是要你来做内应,可你必然不会将所见所闻知会,如此一来,岂不会让韦氏生疑?贵妃并没有完全沉浸于哀痛,对于生死离别她其实已经看淡,眼下更加关切的是家族安危。
阿姑放心,一入紫宸殿便再不能出外,太后也想到我多半不能做到通风报讯,她让我来,无非是想监视晋王是否暗藏野心而已,如何应对我会看着办,不会让太后起疑,只是未知圣上是否告诉阿姐,接下来他有何打算?
说到这点,贵妃连连摇头,很些莫可奈何:韦氏毕竟是圣上生母,圣上不愿与她反目为仇,更不忍看她后半生被软禁至死,直到这时,他尚还心存期望,希望韦氏能看在他临终相托之情面,应允晋王继位。
果然是这样十一娘听到这个并不意外的结果,说不上失望与否,只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圣上这是要亲手把晋王推上绝路,只要他对太后开口,晋王必死无疑。
贵妃长叹:我也在担心这点,可眼下情势,我的确无能为力了。
好在我早有安排,只要阻止贺衍对太后实话直说,晋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这话十一娘此时却并不方便告诉贵妃,只是叮嘱道:阿姑也该想想自己,这回圣上下令禁严紫宸殿,却诏阿姑侍疾,无疑是将阿姑置于险境,圣上一旦驾崩,太后对阿姑岂不心怀忌惮?
贵妃却是面上一笑,心生绝决:是,我是该好好考虑自己退路。
正如十一娘所料,太后其实根本没想过十一娘有那本事在这关头起到通风报讯的关键作用,只是出于对这几日紫宸殿中将会发生什么毫无头绪的茫然感,让太后难以心安,而眼下能够接近天子之人当中,太后还并未完全信任陆离,虽有一个秦桑是元贤妃的人,然而太后早已看出那出身勾栏的女子笨拙怯弱,哪会指望她能提供什么有用信息,江迂倒是机警,不过天子明知江迂听令于自己,如果真要对贺烨交待什么话,必然会让江迂回避。
因此太后虽然这时也并不完全信任十一娘,但也唯有十一娘是最为合适的耳目了。
可事态紧急,紫宸殿中会发生什么并非关键,关键是必须立即确定继位人选!
自从昨日得知天子病入膏肓后,太后甚至没有哀痛的时间,一夜辗转反侧,都在考虑继位人选,以及怎么阻挠兄终弟及的礼法陈例。
经过两日思量,太后终于肯定她似乎已经别无选择。
新君当然必须是贺姓子弟,尽管那些人与她并无血缘关系,这一点让太后十分不快,但却是无可奈何的事。
继位者还必须是皇族近支,当然不包括贺烨,要比血缘亲疏,自然无人能比晋王,可好在贺烨满身恶名,以有亏贤德之名剥夺他的继位资格,也不是毫无胜算。
先帝除了衍、烨二子并无其余子嗣,肃宗帝虽有无数妃嫔,奈何卢后当年手段狠辣,竟将庶子一一斩除,都是未及成年便夭折亡故,唯一的漏网之鱼,当肃宗驾崩后,还被治罪贬为庶人,这一支的后人当然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那么便只有肃宗一母同胞兄弟,洛王一支血统最近了。
太后还真庆幸自己运气奇佳,因为义川便是洛王之子,小妹莲池又是义川王妃,并且为义川生下一子贺洱,最妙则是,贺洱如今还在牙牙学语,他若顺利成了新君,自己便能名正言顺临朝听政!
必须,也只能是贺洱。
不能再犹豫了,太后决不会允许在这紧要关头再生意外,于是当十一娘奉令往紫宸殿侍疾不久,太后立即交待窦辅安:诏义川夫妇觐见,并让他们携贺洱一同。
第367章一夜
肃宗与洛王虽为一母同胞,然而因为当年英宗废后废嫡子储位,导致一应庶子都看到了夺储希望,尤其是生母份位最高的肃宗兄弟,不顾同根生,相煎更加急,以至于兄弟两闹得反目成仇,后来肃宗胜出,一度对洛王十分忌惮,不允赴藩更不允参与国政,心怀壮志的洛王最后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