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老翁看了一遍,颇为赞赏:“如今北方朝廷正乱着,这一招倒好,天下贤人尽入囊中。是你想的吗?”
“学生惭愧,首次提出招贤令的人是青衫姑娘。”
“哼,耍小聪明。先拜师,后出招贤令,把老夫都算计在内了。”
杨开轩明白,老师一向认为女子就该在后宅操持家务,他也没有替青衫辩解,看向百里老翁问道:“许多同门师兄弟都在东都书院闲坐,老师可否写信让他们过来应天,这也是一个好机会,若日后师弟成事了,他们再来入召,可比不得此时时机合适。”
百里老翁捻起一个信封,把招贤令折叠一番装进信封里,在外面写上‘渡川亲启’四字,随后对外喊:“一柴,把这封信寄出去。”扎着双髻的门童欢快跑进来,接了信又鲜蹦活跳的出去了。
杨开轩看一柴乐乐陶陶的模样,笑了一声对百里老翁说:“一柴跟着老师那么久,还是孩子心性。”
百里老翁往外看了一眼:“本来年岁就不大,况且还能快乐几年呢?”
“老师,师弟占领应天城,此事应该快传到京城了。”杨开轩急着说事,没有留意到百里老翁脸上的异常。
“嗯,消息传到北方,朝廷再商讨一段时间,估计要到六七月份,封赏的旨意才会下来。”
“如今师弟不在城内,他膝下仅有一子,今年七岁,叫李裕庆,小名武哥儿,他想让武哥儿替他侍奉在老师身边,不知老师何意?”
百里老翁眼含笑意的问道:“东风可想不了这么细致,这也是青衫提出来的罢?”
被点破了心思,杨开轩不好意思的应道:“瞒不了老师。”
“我也到了含饴弄孙的年龄,先放过来我看几天,若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留在这也无妨。”
杨开轩回来给青衫说了,自从江怀飞把儿子送过来,青衫便把两个孩子放到一处养,仔细交待武哥儿和江暄一番,让随从带着吃的喝的,驾着马车把人送过去了。晚上两个孩子回来,叽叽喳喳的对青衫说着白日的见闻。
“一柴哥哥给我们讲了很多故事,特别有意思。”武哥儿说道。
青衫给武哥儿和江暄洗了手,三人坐在桌子上吃饭。
青衫问道:“师公有给你们布置作业吗?”
江暄回道:“师公教了一段文章,让我们抄写五遍。”
饭后,天色还没大黑,青衫安排人点上蜡烛,她在一旁处理事务,两个孩子趴在一旁写大字。
“姐姐,我写好了。”武哥儿心急,每次写字都是草草结束。青衫看着他写的歪歪扭扭的大字,心中默默叹了一口气,检查出来几个错字,让他重新补写。
“姐姐,我也写好了。”江暄的字写的板正工整,青衫也没有发现错字,对着江暄点头赞扬,竖起大拇指。
“姑娘,李舍长来了。”文文进到屋里说。
“你们两个明天要早起去师公那儿,快些上床睡觉去。”青衫看着文文和潇潇领着孩子去睡了。当然睡前读物是必须的,在文文的读书声中,两个孩子渐渐进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