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致命的伤害,所以明眼人很能轻易地看得出一机厂千疮百孔、疾病缠身的状况。
再简单点讲,技术、人才、设备、管理等等,就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支柱和基石。
现在一机厂偏科了,就得补课,把管理和人才这两项补回去。
可积重难返,人才培养没有个五年十年的,可培养不出来。
别看毁的时候半年不到,一个月就能把这根柱子毁掉,再想立起来可就千难万难了。
管理制度比人才培养还难,尤其是一机厂这种情况。
恶病缠身,用猛药不行,太猛了容易休克和猝死。
药效轻了不顶事,怎么办?
刘作栋的想法是,自己的孩子自己舍不得打,那就请个老师打。
红星厂在大学习变革时总结出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实验和成功。
现在只要从红星厂取经,把先进的管理经验复制过来,相信一机厂也能有起死回生的效果。
尤其是看到红星厂两年要晋级,三年要集团,五年大发展的。
刘作栋心里想了,他也不要求集团化,(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anshuc.cc。手机版:https://m.kanshu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