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布满星~」
「月牙儿亮晶晶~」
「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申~」
……
客厅里,仰着黄铜大粗脖子的留声机在诉唱这个年代独有的主旋律。
床上青蓝色花纹棉被覆盖着的,也有人在低吟唱和。
里屋的门匆匆未关,声音交杂在了一起,响亮而又压抑。
冬日雪夜也并不觉得寒冷,客厅里的火炉烧的正旺,柴火燃的噼啪作响,堆架着像是两个人交织在一起,火热异常。
餐桌上是刚刚用过的,却还来不及收拾的,凌乱的碗碟。
是有多么匆忙,椅子都歪斜着,这在冉秋叶独居的日子里完全不可想象。
学校里常有人说冉家过的精致,后来被歪曲理解成了大富大贵。
冉家回国以后生活富足,但绝对没有达到锦衣玉食的地步。
房屋都是配给的,全凭借父母的学识身份,以及这份义无反顾的付出。
文化人嘛,尤其是在国外漂泊多年,多习惯于较为方便且舒适的生活观念。
双职工只养育了一个女儿,在这个年代,就算是最低职的工人也有好生活的。
更何况两人都是中学教师呢,一个月一百多块钱的工资,又不是很重视储蓄和节约,活得自然洒脱。
家具、电器、留声机等等,以及书房里满屋子的书,清晰地反馈着三口人那么多的工资都去了哪儿。
生活精致,不等于大富大贵,是在家庭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内,追求更有品味,更开心、舒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