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有损耗,既然连运输最便利的地方都免不了有人饿死,那么当然优先救活运输便利地区的百姓。这不是李素残忍,而是力量只有那么大。
实在不行,最后只能是让百姓稍微冒险吃蝗虫,只要官府多教导科学灭蝗吃蝗虫的办法,尽量消弭化学危害性,而且让一部分最穷的流民集中吃蝗虫,免得大部分人都冒险吃蝗虫,这样能活下来也算听天由命。
按李素的算法,京兆尹如果管理得好,本地百姓需要吃蝗虫的比例会较低,最多只是之前的苦役营俘虏得吃,实在不行把张济那儿抓来的俘虏、之前泾原之战抓到的俘虏也派去吃蝗虫。如果蝗虫养活的人口从一万提升到三万,那么基本上京兆尹境内的蝗虫也差不多吃光了,再多你想吃都不够吃了。
而安定、冯翊的最穷苦流民,就只能是普遍的吃蝗虫了,哪怕他们只是普通百姓,没有罪恶,不需要以“吃蝗虫”作为服刑手段。
刘备静静把李素这几天了解到的情况和讨论出来的规划听完,内心也是稍稍有点郁闷的:
“孤早就料到李傕这禽兽肯定会留下一个烂摊子,但还是没想到会这么烂。唉,就当是休养生息吧。不过幸好,去年袁术才刚刚平灭黄邵、何仪,曹操也是去年才杀了臧霸,他们也要屯田休养生息。”
刘备这番揣测,其实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了。事实上他提到的这俩人,只有曹操会意识到之前连年跟徐州军、泰山贼绞肉的危害,开始努力屯田——历史上194年的曹操,可是跟吕布打得民穷食尽,最后程昱给他做不明肉类的“脯”作为军粮。
那也是曹操饿得最惨的一年,所以历史上后来的195、196两年也是曹操争霸之路上少有的尽量不打仗、纯休养生息回血的两年(政治上曹操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主要是挟天子,军事上没什么大动作)。
但是,同样被反复拉锯导致南阳、颍川、汝南被绞肉成烂地的袁术,显然不像是吸取教训的。他要是有机会,显然还会穷兵黩武,而且对内经济建设基本上靠百姓自然发展,没有官方统筹规划支持,他只管穷奢极欲喝蜜水就行。
而且还别说,袁术这种不与民休息的随意扩张,眼下就给刘备和李素制造了好几个麻烦——按说,京兆尹的辖区,是包括了武关道的六百里山区的,也就是包括武关和商洛二县。
但现在,因为之前袁术被董承诱惑了想来窃取胜利果实,所以武关道六百里的三县,全部落入了袁术手中。
更有甚者,当峣关的李别被李应调回来防御张飞后,每过几天,连峣关内的蓝田县也被袁术军大将纪灵占领了。随后几天,大约是四月下旬、刘备在围城长安的过程中,纪灵本人守住蓝田和峣关,分出桥蕤继续往西北推进,最近占领到了长安附近的杜陵县。
没错,就是唐朝诗人杜甫自称“杜陵野老”的那个杜陵,那地方在长安城东南方向,距离长安只有六十里路。这个县的地名之所以加个“陵”,是因为这儿是西汉宣帝的陵墓所在。
换言之,在刘备和李傕卯着劲儿厮杀的时候,袁术的先头部队已经悄咪咪占到长安东南远郊了!要不是当时纪灵、桥蕤都汇报给袁术,表示李傕还有数万死士,袁术不想损失太多嫡系兵力,加上纪灵桥蕤的兵也没比李傕强,单挑不过。
所以袁术所以指令纪灵桥蕤观望、等刘备跟李傕两败俱伤,消耗得差不多了再抢人头,否则说不定桥蕤早就协助刘备对长安展开攻城了。
当时刘备和李素也注意到了袁术的小动作和纪灵桥蕤的存在,但考虑到他们也是打着汉臣的旗号一起来讨贼的,所以除非刘协下旨宣布袁术是朝敌而非勤王,否则刘备也不好主动做出攻击友军的动作,给其他诸侯留下口实。
而最后的结果,大家也很清楚——刘备军构筑攻城装备和工事,加上围城佯攻,花了足足十几天,可最后的决战致命一击,却是一天之内就秒杀了。
所以桥蕤根本没反应过来,带着两万兵马在杜陵县干等了几天,得到刘备发力的消息时,城已经被破了。刘备占领长安的既定事实已经造成,外交困局就丢到袁术那一侧了。
袁术这时候再想抢,一来是刘备消耗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袁术前线的四万人也打不过。二来么袁术如果主动对已经得了皇帝勤王授权的刘备动兵,那袁术就提前成为朝敌了,他要是想这么干,还不如先攻破雒阳弘农把皇帝杀了自己称帝先。
于是双方就这么隔着六十里、敏感地对峙住了。刘备丝毫不担心袁术搞事情,打完仗就可以把大部分军队先徐徐撤回益州,以减少灾年关中地区的粮食消耗速度。
袁术要是想留下四万人、靠着武关道六百里山路运粮维持,那就维持着吧。反正蓝田、杜陵这几个县的产粮,肯定是养不活四万军队的,蓝田杜陵今年也算是灾区。
所以对峙到临近五月中旬,袁术看没机会,也把前线的大部分兵力撤走了,四万人只留下了一万多人,最善战的纪灵也走了,只有桥蕤被袁术瞎几把表为“京兆尹”,留守袁术军投到的京兆五个县。(当然袁术的这个自表刘协并没有答应,刘协只封了李素京兆尹)
这也就成了刘备和李素下一阶段治理京兆尹地区的另外一个难题:
京城周边的地盘,出现了两个京兆尹。
李素这个正牌京兆尹,下辖长安、池阳、高陆、万年、阴磐、新丰、郑县、下邽、鄠县,一共只剩八个县。
桥蕤这个冒牌货,居然也窃据五个县。
只不过李素暂时不想打嘴仗也不想主动挑衅。今年直到秋收之前,救灾是最重要的。而且一旦交恶,导致刘备军剩下的近十万人马不能撤回益州、要继续留在关中对峙打仗,对刘备军的后勤压力损耗也太大了。不是维持不住部队,但维持住部队的代价起码是今年再多饿死二三十万百姓。
而有些山区穷县拿下来,灾年暂时也是包袱,不如先让袁术拿着。另一方面,袁术的触角深入到长安附近,也可以弄一些经济战手腕,诱骗袁术逐利往长安卖粮食帮忙缓解。
等灾情一过,袁术失去利用价值,李素当然会立刻搬出皇帝的招牌让桥蕤滚,敢不滚就名正言顺把他灭了。
李素把这番道理跟刘备说清楚,刘备倒也同意了,就暂时跟袁术这个火药桶保持着“大家都是勤王汉臣”的一团和气,让他拿着这五个县多拿大半年。最晚明年春耕结束、春荒渡过,等夏粮和蔬菜收获之前,刘备一定要拿回来。
……
初六一整天的救灾会议结束,次日开始,关中数郡就有条不紊地开始了治理和外交,一边灭蝗修渠,一边稳住袁术。然后把朝中大臣也分批分拣,由刘备阵营的人事官员进行甄别。
一部分年老无用、或者有德无才的,比如司徒赵温之类,就送回弘农,到刘协身边,构筑起“朝廷”的班底,实则成为了没有实权的吉祥物。
而一些年轻的,或者确有治民才干的,一部分直接下放关中五郡的地方官,让他们下基层救灾,观其实绩再决定升降,也算是“宰相必起于州部”,中央高官必须有地方上的实打实行政成果。
另一部分专业型官员,则就地留在长安,构成“少府”下属的六曹尚书机构等办事。
刘备本人虽然还没灭了郭汜,按刘协的约定,他暂时只是拿掉“权摄”二字成为正牌“汉中王”,但“大司马”的头衔还没拿到。
所以,刘备跟李素荀攸等人合计了一下,问刘协暂时要了个“录尚书事”的临时差遣,这样刘备就可以把吉祥物公卿甩开,单独靠少府的六曹尚书管事儿了。
比如即将到任的大司农丞刘巴,作为财政改革的先锋,就可以到时候多兼一个“少府户曹尚书”,某个曹的尚书品秩才六百石,比大司农丞还低,但管的事儿却重要,有实权。
如此一来,刘备军文官普遍资历品秩低,不能当九卿的问题,也就绕过了。诸如刘巴这样的灵活任用,还有很多。
——
不小心又是六千字大章……不好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5shuwu.com。手机版:https://m.25shuw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