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五日,赵弘润将鄢陵军的几位将领叫到泫氏城的城守府,将进攻冯颋军营寨的任务交给了他们。
在攻陷了泫氏城后的眼下,十万肃王军兵力分布如下:
在泫氏城,有三万鄢陵军、一万商水军、五千游马重骑;羊头山鄢陵军营寨,部署有两万鄢陵军;发鸩山商水军营寨,部署有两万商水军;最后一个则是建立在泫氏城西南的那座魏营,同样部署有商水军两万。
这四个据点及城池的部署魏军,合计十万人。
这样的兵力部署,使得肃王军具有一条带状的防御地带,也使得他们并不畏惧韩将冯颋、暴鸢、靳黈三支军队的围攻,无论哪方遭到进攻,皆能得到其余据点的火速支援。
毫不夸张地说,肃王军可谓是占据了这片地带的主导地位,倘若粮草充足的话,肃王军可以像钉子似的扎根在这里,截断天门关、孟门关的粮道,让天门关、孟门关一粒米都得不到。
但眼下肃王军军粮告罄,这就很尴尬,兵力分散导致赵弘润即便想要撤离,也得花更多的时间去准备。
当日卯时三刻,赵弘润留下一万商水军驻守泫氏城,命屈塍、晏墨等将领率领三万鄢陵军,前往西北方向冯颋军的营寨。
这回,游马众骑并未全军出动,赵弘润只是带了两千人,将其分成四个队伍,每支队伍五百名骑士,跟随三万鄢陵军士卒一起行动。
毕竟韩将冯颋麾下的军队,乃是步骑混编,纵使是肃王军的重步兵,在骑兵面前仍就显得颇为被动。更何况,赵弘润猜测在他进攻冯颋军营寨的时候,说不准暴鸢会率领剩余的一万五千名骑兵在旁骚扰,伺机偷袭。
“两千重骑,足以对付暴鸢军的骑兵么?”
在赶路的时候,游马军的将军马游对赵弘润询问道。
要知道在马游的心中,纵使已将重骑兵的地位提高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但以区区两千重骑兵对付暴鸢军以及冯颋军的两三万骑兵,他心中仍难免有些发怵,毕竟这兵力相差实在太悬殊了。
不过对此赵弘润倒是并不担心。
在他看来,『泫氏城一战』暴鸢已经吃够了游马重骑的苦,一场仗战损了一万五千名骑兵,不出意料的话,从此之后这些韩国骑兵看到游马重骑,十有**得绕着走。
既然如此,带两千游马重骑就足够了——因为韩将暴鸢麾下的骑兵,不会再傻傻地与游马重骑对冲,而这帮人若是利用机动力在旁骚扰的话,无论两千游马重骑还是五千游马重骑,其实区别并不大,因为除非两军对冲,否则重骑的速度根本追不上轻骑。
事实上,这两千游马重骑,是赵弘润用来对付冯颋军的韩国步兵的。
别看前几日『泫氏城之战』中,游马重骑面对韩国轻骑取得了难以置信的大捷,可事实上,游马重骑当日能取得那样的战果,原因在于那些韩国轻骑愚蠢地选择了与重骑对冲,这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因此换而言之,那次胜利等同于是韩国骑兵拱手送给游马重骑的,并不算是重骑兵的稳定发挥。
那么,重骑兵的稳定发挥究竟体现在什么时候呢?
事实上,就体现在重骑兵冲击步兵方阵的时候,那才叫真正的所向披靡,横扫战场。
别说韩国剑兵那种轻步兵,就算是魏国步兵这种重步兵,都挡不住重骑兵的冲锋,尤其是当重骑兵配合步兵冲击敌军步兵方阵的时候,先由重骑兵撕裂敌军防线,搅乱敌军的阵型,随后步兵插上,分割包围敌军,可能只是一盏茶的工夫,魏军就能取得一场战事的胜利。
大概是巳时的时候,赵弘润便率领着三万鄢陵军与两千游马重骑,来到冯颋军的营寨,一座坐落在丹水河畔的、尚未竣工的军营。
沿途,魏军陆陆续续发现了好些小股韩骑,这些小股韩骑数量约在百骑到两百骑左右,一路“目送”着魏军来到冯颋军的营寨。
赵弘润不晓得,究竟是那两千游马重骑那『商水游马』的旗帜吓住了对方,还是鄢陵军新组建的约两千人的骑兵让这些小股韩骑不敢靠近。
是的,鄢陵军已经组建了一支骑兵,人数约两千人左右,战马的来源,无非就是『泫氏城之战』中暴鸢军三万轻骑的战马——在那场战事中,暴鸢军损失了近一万五千匹战马,其中约一万两万余战马,由于战死或者负伤,已经成为了作为那场战事胜利者的肃王军的食物,就比如今日出征的时候,赵弘润喝的那一碗马肉浓汤。
而其余约两千余匹侥幸在战场上存活下来的战马,则成为了鄢陵军的战利品,使得鄢陵军的诸将领们欣喜若狂地组建了一支骑兵。
毕竟在这个时代,骑兵属于高大上的兵种,可不是任何一支军队都能配备的。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鄢陵军组建了一支两千余人的骑兵,但并不表示这两千魏骑就能投入使用了,至少用游马军将军马游的话来说,这两千余鄢陵军骑兵,仍只是马背上的步兵而已,需要学习很多很多东西。
“这些韩国的骑兵,被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