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算计,交换
“军中事务繁忙,吾暂且脱不开身,云长却要去大将军那里请罪。”
刘备看着关羽,脸色严肃的说道。
关羽虽然孤傲,却也并非死不悔改之人,当即点头道:“无需兄长提醒,某自会去向大将军请罪。”
郯县,大将军临时府邸。
相起比忙碌不堪的刘备等人,周琦却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与戏志才在府中对弈。
到了他如今这种地位,就连功名利禄都成了过眼云烟,根本无需太过在意,反而会将立功的机会让给属下。
这也是为什么,城中明明喊杀震天,周琦却如此轻松惬意了。
“主公,末将把袁谭带过来了!”
就在周琦与戏志才对弈逐渐落于下风之际,浑身是血的典韦却是走了进来,沉声说道。
周琦猛然起身,衣袖不经意拂过棋盘,顿时让黑白棋子乱成一锅粥。
戏志才见状,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
周琦却装作不知情,疾步走到典韦身旁,问道:“诸将士伤亡如何?”
典韦见自家主公没有询问战果,而是率先闻讯己方伤亡,心中不由涌现出一股暖流,继而说道:“军中将校并无战死重伤者,只有数人轻伤。”
“至于普通士卒,伤亡亦不多。”
周琦闻言,脸上这才露出了笑容,继而又问道:“捉拿袁谭之际,可曾遇到麻烦?”
典韦略作犹豫,终究还是说道:“关云长先末将一步杀至袁谭身旁,是末将把袁谭从其刀下救过来,期间双方一度剑拔弩张。”
“好在关键时刻,刘使君让人于城墙之上齐声喊话,让吾等务必生擒袁谭,才平息了冲突。”
若换做其余君主,知晓关羽此等行事,必然勃然大怒。
不过周琦对关羽的人品十分了解,也知晓其与张飞之间的感情,倒也能够理解关羽的心情。
他对着典韦说道:“此事孤已知晓,典君且去洗漱一番把衣服换掉,将袁谭暂时关押起来,好生招待。”
典韦领命而去。
戏志才亦是起身,走到了周琦身旁,笑着说道:“主公猜一下,关羽何时会来大将军府请罪。”
周琦捋着胡须,道:“刘玄德行如此反常之举,看来志才此前猜测并没有错啊。”
“若果真如同先前所猜测那般,恐怕要不了半个时辰,关羽就会前来府中请罪了。”
其实早在今晚之前,戏志才就已经通过种种蛛丝马迹,推断出张飞或许并没有战死。
周琦起初还有些不可置信,但是听完了戏志才的推测以后,也未免信了几分。
如果说张飞果真战死,那么备数次派遣使者携带重礼求见,希望能够迎回张飞尸体,以袁绍的出身与骄傲,恐怕早就应晕了下来。
相比起将张飞尸体悬挂起来吸引仇恨,将之体面送回,更能显示袁绍的胸襟,也更容易摧毁城中将士的斗志。
未曾想。
面对刘备如此合理的请求,袁绍不仅断然拒绝,而且做出了把张飞暴尸的举动。
此举虽能短期获取小利,对于袁绍的名声却未必有利,反而会激起刘备的仇恨,以及城中军民的反抗欲望。
若那被悬挂者果真是张飞尸体,袁绍绝对不至于做出此等事情。
说到底,双方并没有深仇大恨。
而且两军交战难免有所死伤,袁绍也不能确定,自己未来会不会向刘备讨要己方大将尸体。
如此看来,袁绍这么做明显有些过了。
戏志才由此断定,张飞或许没死。
袁绍正是因为交不出张飞尸体,又找不出一个合适的理由,才会出此下策,使用一具假的尸体,意图鱼目混珠。
戏志才虽然有此猜测,并且将之告诉了周琦。
周琦思虑再三,终究还是没有告知刘备。
他并不确定戏志才的推测是否准确。
若刘备知晓张飞未死,必然想着将之营救回来,到时候难保又会昏了头,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就好像此前那场大败,若非刘备方寸大乱感情用事,绝不至于中了荀攸所设下的圈套。
周琦与戏志才最终定下诈降之策,引诱袁谭入城,也未尝没有一雪前耻的心思。
正如荀攸所想的那般,周琦与戏志才挑选的时机实在太过巧合。
恰逢袁军进退维谷之际,忽然天上掉下来了馅饼,哪怕有可能存在风险,袁绍、荀攸也想要尝试一番。
之所以选定袁谭,也是为了换回张飞。
这也是为什么,周琦让黄盖直接找到了袁谭的部下,将投降之事率先经手袁谭。
是否能够攻下郯县,打破袁军现在的困境,几乎能够关系到整个天下的未来局势。
袁谭虽然作为袁绍长子,却也知晓自己父亲对于袁尚的偏爱,因此必然会全力抓住这个立功的机会,想要亲自领兵攻入郯县。
如此一来。
此番袁绍大破周、刘联军,袁谭可就是妥妥的首功,对其未来争夺世子之位,将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周琦与戏志才断定,只要让黄盖率先找到袁谭,对方必然会要求亲自领兵杀入城中。
果不其然。
哪怕有荀攸的反对,黄盖毕竟是袁谭带来,不让其参与这次夺城之战,未免有些说不过去。
至于其余袁军诸将,也不敢与袁谭相争,这才让其担任了这次夺城先锋将领。
周琦让典韦极力生擒袁谭,既是为了交换张飞性命,却也是为了还袁绍人情。
说到底,周琦还是欠袁绍太多。
为了争夺天下,他可以与袁绍撕破脸皮,往日恩情却不能忘却。
但是周琦却不会眼睁睁看着袁绍儿子,死于郯县之中。
除此之外。
周琦还有更加深远的算计,那就是通过袁谭此败,更加坚定袁绍废长立幼的决心。
如此一来。
等到袁绍哪天去世以后,袁氏兄弟必然相争,周琦到时候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
历史上袁绍纵然有官渡大败,实际上根基尚在,又深得河北民心。
反观曹操,纵然侥幸获胜,却因为军中缺粮而坑杀八万投降的俘虏,以致结怨于河北军民。
袁绍若能放平心态重返河北整顿兵马,必然能够做到上下一心,未尝不能继续与曹操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