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子安率先开了口:“音丫头,你是为了咱们阵前的将士们奔波辛劳,该是我们向你道谢才是。”
说着他又从怀里摸出一块玉制私章交给谷音:“这是我白家家主独有的信物,可在任一钱庄取钱,你且收着,播种棉花需要雇大量人手,这些开销便由我白家来出。”
“白城主有心了。”
谷音也没客气,接过来径直塞进了衣领里。
白家世代从商,富可敌国,这点儿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不过愿意为将士们尽力的心意亦是难能可贵。
因着白子安的热情相邀,谷音和武樱还是在城主府休整了一夜,第二日一早才重新上路。
她们走之后,白子安立马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去了战场前沿。
当信落到宋承煜手中之时,谷音和武樱也刚好赶到了十六城之一的绥兖城。
顺利凭着白子安的令牌和手信进城后,谷音立马被闻讯赶来的绥兖城城主陈德光迎入了城主府。
陈德光从信中知晓谷音的来意,对谷音相当敬重。
“谷姑娘,这几日你便暂且在府中住下,若是有需要帮忙之处,尽可以开口。”
谷音也没跟他客气,紧接着就把雇人的事交代了。
“此事虽小,但也需要用些可靠踏实的人手,还请陈城主多费些心。”
陈德光连连点头表示一定打起十二分精神对待此事,把谷音二人安置好,立马着手安排,派去的都是些亲信。
谷音干脆趁这个空档,把其余十五座城池的情况了解了一下。
陈德光叹了口气:“绥兖城是最早收复的失地,也最先恢复正常秩序,至于最后面那几座,应当还在恢复中。”
谷音笑道:“没关系,就是最后几座城池无法种植棉花,也是够用的。”
路上她仔细观察过,绥兖城历经战乱,虽是最早收复的失地,却也处处透着苍凉萧索,更不要提那些刚刚收复的城池了。
陈德光闻言松了口气,胖胖的圆脸上有了些轻松的笑意。
“那就好,此次若是能为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将士们做出点儿贡献,也能让百姓们心里边儿有些盼头。”
“看来陈城主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城主。”
谷音明白他的意思,绥兖城的百姓心中有恨,总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
陈德光果然对这件事很上心,仅仅用了一日,就划分好了耕地,招够了人手。
谷音转了一圈看着没有其他问题,把棉花种交给陈德光,立马带着武樱赶去下一个目的地。
宋承煜显然是很重视这些城池的管理,任命的城主都是些通情达理,为国为民之人。
谷音这一路下来基本畅通无阻,轻轻松松就获得了许多助力,棉花的播种更是在他们的重视下进行得风风火火。
十日后的一个傍晚,谷音赶到第十三个城池,靖临城。
火红的夕阳烧红了半边天,高大的城门前,宽肩窄腰的少年骑在高头大马上,墨色的长发被红绸束起,意气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