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领完晨星数学奖,上台对ey-berry猜想的证明过程做了一次报告,这届晨星数学奖就基本结束了。
对于徐川而言,这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收获不小。
不仅仅收获了一枚晨星数学奖金奖和25000米金,还有与阿图尔·阿维拉教授的交流所带来的灵感与收获
和顶级的数学家交流数学是一件很愉快也很有收获的事情。
这也是徐川重生后宁愿冒一些风险也想要再去普林斯顿学习数学的原因。
数学依赖天赋没错,但天赋无法解决你所有的问题。
这次若是没有阿维拉教授的交流与发现,他要自己想到这方面的东西不知道要多久,或许是几年,或许是几十年,也或许一辈子都不一定能想到。
将收获的支票去银行兑现后,徐川给普林斯顿的德利涅教授发了封邮件,表示自己将在近期前往普林斯顿学习。
邮件很快就收到了回复,德利涅教授表示欢迎,他将在普林斯顿等待他的到来。
临行前,徐川去了趟导师陈正平的办公室。
毕竟要出去留学了,还是得和学校打个招呼的。
“导师,我准备去普林斯顿了。”
办公室中,徐川道别,陈正平放下了手中的工作,问道“什么时候动身?”
“明天的机票。”徐川回道。
陈正平点了点头,道“嗯,去吧,你的确应该去更高的平台汲取更多的知识,希望你能在未来有更多的突破,取得更高的成就。”
顿了顿,陈正平接着道“一直没问,这次去普林斯顿后,你准备朝哪方面发展?是继续在谱理论和扩域方面深入研究,还是有别的学习方向?”
徐川想了想,道“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数学方面的话,湍流,光滑流行、混沌、分析学、函数、代数这些我都想尝试一下。”
“物理方面的话,应该还是以粒子物理为起点,上次那个‘质子半径之谜’的问题我还没有解决的,会继续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近期的话,我可能会将注意力放到数论和自守性函数上。”
听到徐川的回答有这么多,陈正平脱口而出就想劝徐川将精力集中一点,但随即又忍住了。
按照常理来说,一个人的精力始终都是有限的,什么都想学意味着什么都学不会,或者说什么都学不精深。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事干一点儿,那事也干一点儿,什么事都干在搞学术研究上是最大的忌讳。
但从目前的观察来看,这条忌讳似乎对他这个弟子失灵了。
数学方面就不说了,ey-berry猜想的证明,xu-ey-berr定理的应用,这都是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完成的。
在普通人眼中,这可能就是天才。
但是在他们这些学术界内行人的眼中,这简直就是场奇迹。
一个世界级的数学猜想,被证明荣盛成数学定理本身就需要无比漫长的时间。
比如安德鲁·怀尔斯教授花了7年的时间才证明费马大定理,而将费马大定理应用到其他数学方面,花费的时间也同样相当漫长。
毕竟要完全吃透和理解费马大定理的证明过程,再将其转变成自己的东西,并进行灵活运用,这需要漫长的时间。
哪怕是同领域的数学家,甚至是怀尔斯教授自己来,也需要最少一两年的时间。
不过在徐川身上,这条定理同样失效了,他在完成ey-berry猜想的证明后,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将其熟练的运用到了其他领域上,这简直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而除了数学上的成就,在物理上,他这个弟子也展露出了自己的天赋。
这并不是指iph的金牌,而是有关‘质子半径之谜’问题。
徐川在研究‘质子半径之谜’陈正平是知道的,两人交流讨论过不说,他还看过徐川后面的一些数据分析。
他不敢说那些东西一定是对的,但至少,他在那些数据上看到了他这个弟子的物理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