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游轮在波罗的海中航行着,望着碧蓝的海洋,徐川抬头仰望天空。
向往天空的文明才有足够的发展潜力,这是他在诺贝尔讲座上的演讲,并不仅仅是提示各国zheng府应该将目光放到宇宙天空,也是对他自己的警示。
望着天空,徐川脑海中忽的浮现出一个念头。
“数学、物理,亦或者说科学与人类的未来到底是怎样的?”
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这大概就是个太阳明天会不会熄灭,地球会不会停止自转之类杞人忧天的问题。
但对于徐川这类已经站在了科学这座金字塔领域顶尖的人来说,这个问题触手可及。
俗话说,在其位,谋其职。
一个人站在什么样的位置上,自然而然的就会去想对应的事情。
展望过去,纵观近代科学发展的数百年,其实真正拉动科学发展,推动科学进步的,就那么极少数的一批人。
物理领域如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普朗克、波尔
数学领域如阿基米德、欧拉、高斯、牛顿、黎曼、加罗瓦
可以说,在每一个领域,推动的它大步往前发展的,几乎都是少数的那一批人。
而绝大部分的普通科学家,顶多能做一些修补的边角的工作,有些甚至连修补边角都没这个能力。
这是一个很残酷的事实。
其实不仅仅是科学,绝大部分的领域都是这样的。
就像是最顶尖的巴黎时装周,几乎决定了每一年的流行色彩,今年流行红色,明年流行黄色,后年流行灰色
普罗大众的审美,其实一直都是被人操控的。
只不过,在科学领域,这个问题更加严重一点罢了。
这是一个依赖‘智慧’和‘知识’的领域。
对于他这类已经站在文明心智顶峰的学者来说,有时候一个念头,就可能将文明往前拉一大步,但也有可能会将文明拉入深渊。
比如质能方程,尽管它最初的目的是用来解释核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和计算高能物理中粒子的能量的;但它也促使了核武器这种毁灭文明的大杀器出现。
以如今各国手中的核武器数量,一旦真的出现第三次大战,毫无疑问,文明还能否存在是一件未知的事情。
徐川以前几乎没怎么想过这个问题,上辈子的时候他比现在更加沉迷于在某个极端领域突破。
而这辈子重回巅峰后,他似乎比以前有着更细腻一些的心思。
当然,他心中更有着去遥远宇宙星海看一眼的强烈想法。
尤其是在今年的国际数学大会之后,对xu-ey-berry定理的拓展应用更进一步的挖掘后,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
“这好像不是去我们来时的塔林港口?”
轮船上,徐川看着海岸线不同的风景有些好奇的朝着身边的郑海问道。
郑海点了点头,道“是的,因为收到了一些消息,回去的路线重新进行了调整,回去我们不走塔林,而是去圣彼得堡,直接通过沙俄回去,不经过爱沙尼亚,这样更安全一些。”
根据他们收到的消息,西海岸的那个国家似乎在商议对他们动手,尽管最终被那位头发很酷的总·统否决了,但安全起见,保护出行的团队还是选择了修改护送路线。
尽管祖国与爱沙尼亚之间保持着相对友好和稳定的关系,但说实话,爱沙尼亚太弱了,而且属于北约成员国,对于米国的要求没多少抵抗力。
而在沙俄境内相对安全很多。
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相对比的爱沙尼亚来说,北方的邻国更需要华国的帮助与支持。
在利益关系没有破裂的前提下,他们还是乐意帮点小忙的。
更关键的是,这个邻国有着足够的军事实力。
这年头,有啥都不如军火库中有着几千颗蘑孤蛋。
听到郑海的回答,徐川点了点头,没再追问。
能顺利回去就足够了,反正不管怎么说,这些隐藏在游客护送他的人是不可能害他的。
这一点,他有着足够的自信。
在波罗的海中航行了好几天的时间,在徐川都快呆腻了的情况下,圣德彼堡总算是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剩下的,就是通过熟悉的火车返回祖国了。
哐当哐当的声音持续了好几天的时间,当3号列车穿过边境线,进入内蒙,当碑界出现在眼前时,无论是徐川,还是郑海,亦或者是的车厢中的其他人员,都松了口气,提起的心也都安放了下来。
那一块不大的碑石,仿佛有着一种让人安心的魔力。
回到祖国,徐川本想直接回南大的。
不过出站就被过来迎接他的秦安国给拉住了,他以为这位科学技术部的部长找他有什么事,直到对方口中说出几个字,他才反应过来。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听到这几个字,徐川才恍然明白过来是什么。
从瑞典回来,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中旬了,按照惯例,每年的十二月或者一月,是举办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时间。
如果说诺贝尔奖是全世界的最高荣耀,那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颁发的各种科学奖则是一名科研人员或学者能在华国拿到的最高荣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