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知宜心中感动,刚想多问些皇后的近况,突然听到有人冷笑出声:“皇后果真大气,贵妃有这么一个姐姐,当真是好命。”
闻知宜转头看去,只见来人一身鹅黄宫装,身材高挑,凤目朱唇,微微上扬的嘴角噙着笑意,天生凌厉的眉眼却处处透着冷傲,似霁雪枝头桀骜盛放的山茶。
行走之处,宫人纷纷行礼:“参见宁昭仪。”
闻知宜失笑,原来是宁无虞啊。
宁无虞是镇远大将军宁泽的女儿,与其胞弟宁辞忧是孪生姐弟,她在边疆长到十二岁才被送回京中,换宁辞忧远赴边疆与父母团聚。
自幼鲜衣怒马纵横边疆的少女总是高傲的,初入京城时却也难免被繁文缛节束缚得咬牙切齿,京中贵族嫌弃她粗鄙野蛮,她也不服输地嘲讽这些贵族们自恃身份假正经。
宁无虞骂人很是厉害,学堂里同岁的孩子们加在一起也不及她一人牙尖嘴利,久而久之,那些人知晓了她的厉害,便再也不敢对宁无虞在边疆长大不受教化的事置喙。
闻家与宁家分别为朝中文武两派的执牛耳者,且闻知宜与宁无虞年纪相仿,彼时同为京中初展锋芒容貌姝丽的少女,因而时常被京中众人放在一起做比较。
有人赞宁无虞一舞剑器动四方,便有人誉闻知宜众里嫣然通一顾;闻家二小姐在诗社里拔得头筹,宁家大小姐则必要在围猎中斩获魁首。
宁无虞向来骄傲,自信从未输于闻知宜。
后来入宫的圣旨同时送进将军府和丞相府,闻知宜被封为贵妃,宁无虞却只是昭仪,心中难免不服气,因此入宫以来见面时从未给过闻知宜好脸色。
想来皇帝李璟淮也乐得见两家文武重臣鹬蚌相争,最好是从后宫斗到前朝去,反正获利的只会是他和他心爱的陆凝柔。
唯独对于皇后闻知韫,无论入宫前还是入宫后,宁无虞始终是敬重且信服的。
这也难怪,毕竟宁无虞姐弟和闻知宜同岁,闻知韫却是比他们都大上三岁,从前宁辞忧在京中时就颇受闻知韫的照顾;后来宁无虞回京之初饱受争议,唯有闻知宜夸赞其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
闻知韫在京中素有贤名,京城里有女儿的人家,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都会教育自家闺女以闻家大小姐为榜样。有闻知韫声援在先,宁无虞才不至于被京中那些贵妇小姐们彻底排挤出去。
宁无虞感念闻知韫对他们姐弟二人的照顾,也正因如此,才会对入宫为贵妃与自己姐姐同侍一夫的闻知宜感到不齿。
可平心而论,闻知宜并不讨厌宁无虞。
闻知宜甚至觉得,宁无虞能这么敬爱自己的姐姐闻知韫,足以说明宁无虞是个很有眼光的人。
若不是顾忌着李璟淮这个狗皇帝,她二人合该是朋友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