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班主任对此也没什么意见,对于这个经常请假的学生,整个学校的老师都习惯了。
挂掉电话,张一行心情极好。
深深地吸口气,胡苇时忍不住好奇道:“你从哪里学到这么多?”
面对胡苇时的惊讶,张一行只是呵呵一笑道:“我就是来者!”
离别前,张一行盯着胡苇时道:“姐,《萌芽》不缺一个编辑,但华夏缺一个胡苇时。”
张一行找到赵金麦,也便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而张一行已经为迈出第二步做好准备了!
《超能陆战队》
如今全部挤在一部作品里,简直可以用奢侈来形容。
“那你是自己做还是帮段勇平做?”
只是看了几圈房子后,胡苇时反而有点慌乱起来。
《我的姐姐是机器人》(改编自倭国电影《我的女友是机器人》)
依旧延续张一行第一部作品《夏木友人帐》的温馨治愈风格,但故事内容天马行空,幻想色彩更加浓重。
张一行语气坚定回道:“做文漫融合!”
各大书店也发现一种现象,那就是前来购买《终极幻想》的人群,有一半都是带着孩子前来的宝妈群体。
回来时,张一行坐在副驾上,向胡苇时发出一份邀请:“苇时姐,有没有下海的打算,我希望伱能出来帮我?”
张一行挠挠脑袋,嘿嘿笑笑:“我错了,是我缺一个姐!”
回到罗城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中旬。
这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精彩至极,而且老少皆宜,足以单独成书的。
离开魔都前一天,胡苇时带着张一行去萌芽开庆祝会。
张一行笑笑,“正因为我小,所以才请苇时姐你出山啊,我只负责出钱和出主意就好了!”
张一行转过头看着她,点点头,“对,就是像倭国一样,小说、漫画、动画相互协同,形成完整的内容产业链条,当然,应该还要加上游戏。”
胡苇时像看怪物一样看着张一行,她与张一行打交道很久了,几乎像姐弟一样,可似乎今天才真正认识他。
《终极幻想》的热销,也引来各路媒体的持续宣传报道,文艺界也再次掀起对这位儿童作家的讨论。
张一行不需要自己趟路,只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好。
“期刊杂志,包括小说、漫画!”
她的脑海里再次想起媒体对这个孩子的称呼:妖孽!
《你的名字》
“那我做什么呢?”
有关郑渊吉和张一行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童话大王的争论,再次被媒体提起。
电话里胡苇时简洁道:“给我找好住的地方,过完年我就过去!”
“没问题!”
胡苇时随意问道:“哦,说说,打算做什么?”
胡苇时听到这个理由后简直瞠目结舌,再次跑断腿,亲自带着张一行前去看房。
胡苇时一个急刹车将车停住,她皱着眉头想了想,“具体怎么说呢,像倭国一样吗?”
张一行心里一松,知道胡苇时已经自行脑补信了他说的话,“当然是我们自己做!”
张一行霸占诸多媒体头条,除了刺激了《终极幻想》的销量之外,《夏木友人帐》也收获新一批购买读者,重印了二十万册。
“买房!”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