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咱们不光是要盘活一个曙光集团,还得把上游的产业链一点点拉起来,至少不能让人家越落越远。”
对于从将近二十年后穿越回来的常浩南而言,“自主搞芯片”几乎是一种本能的想法。
“当然要改。”
“既然总有这么一天,那就不如早做准备。”
常浩南的这套玩法,有点类似游戏界的某平台独占,或者至少是首发独占,属于后世很常见的营销策略。
不过在90年代末期的国内,显然还比较新鲜,至少让李杰一时间觉得有些烧脑。
“目前曙光1000和曙光1000A的计算速度,已经有点跟不上我们的需求了。”
所以他直接把整个一段回答浓缩成了一个字——
常浩南当然知道这条铁路肯定要建,但这种时候还是得装一装:
“国家真有在雪区修铁路的计划?”
不得不说,这个思路确实是常浩南之前没想过的。
“不是……不要说的这么难听……”
由于常浩南掀起的蝴蝶效应,计算所和曙光集团的情况比前世好了不少,至少没有被如今已经独立出去运营的梦想集团反向吞并。
但光是依赖一些高校,而且都是条件较差的二三流高校订单,长远来看肯定不是办法。
“眼下国际环境相对来说还没那么紧张,还有从国外获得一些技术和协作的可能,如果不趁着这个机会赶紧开始追,万一以后局势有变,再想要突围,那难度可就大多了……”
“说起这个,李院士,不知道曙光2000的研发进度怎么样?”
李杰点点头:
“早就有,西宁到格尔木段五十年代就开工,但一直修了快三十年才建成通车,当时是觉得再往后修技术难度太高,实在没有可行性,所以才暂时搁置下来的。”
面对常浩南的强势催更,李杰稍微盘算了一下目前的时间表,然后回答道:
“不出意外的话,曙光2000-1今年下半年就能投入使用,根据之前曙光1000A反馈的一些经验,新型号的计算速度大概可以提高一个数量级左右。”
“我们的超算,乃至整个半导体产业要想发展下去,不可能永远依赖国外提供的成品硬件,总有一天必须得靠自己。”
“所以有关冻土的相关特性,比如对流、质量迁移、水分蒸发耗热、土骨架和其它介质的热传导、冰水相变作用,当然还有其它地质专家知道但我不知道的特征数据,肯定还是需要对沿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分析……”
他对于计算机硬件领域的了解不多。
但后者作为一家偏向重资产的研发型企业,想要维持收支平衡,还是得多下点功夫才行。
但从前世的经验来看,计算机从硬件,或者至少是底层驱动软件的层面上,对特定类型应用进行优化,应该是有可行性的。
“我现在想的是,要不要专门面向青藏铁路这样的超大型项目,提前给他们设计一款合适的超算,这样等到项目真正立项,我们的产品就算性能差一点,但是有现货不用等,总归还是能占到一些使用份额的……”
所以李杰才能直接看出祝兰是来自大西北的金城大学。
能。
而常浩南去年掀起来的那一波超算热潮,算是解了曙光集团的燃眉之急。
否则资金链真有可能绷不住了。
李杰停顿了片刻,之后又像是自言自语一般说道:
“如果真要是造青藏铁路的话,倒确实应该是金城大学那边出力多一些……”
但真想要在硬指标上反超国外,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同行,显然不是一两年之内能做到的事情。
所以李杰才想着走一些旁门左道。
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李杰做了个深呼吸,盯着常浩南看了一段时间,然后才点了点头:
“好,我回去之后着手安排。”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5shuwu.com。手机版:https://m.25shuwu.com